神学分类与方法论
神學方法
2025-07-13
—— Andrew David Naselli

定義

神學方法是指人如何理解和解釋聖經,並從中推導出相關的教義含義。

概述

神學方法涉及人如何解讀聖經和進行神學研究。它包括五個相互關聯的神學學科:釋經學、聖經神學、歷史神學、系統神學和實踐神學。


五大神學領域

五大神學領域分別是:釋經學、聖經神學、歷史神學、系統神學和實踐神學。

一、釋經學

釋經學是通過分析作者的意圖來解讀文本,從而挖掘出文本的真正含義。簡單來說,釋經學就是仔細閱讀。舉個例子,當一位深愛未婚夫的年輕女子收到他的來信時,她會認真閱讀,因爲她想弄清楚未婚夫想表達的意思。文本的意義就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意思。釋經學的目標就是通過理解作者的意圖來解讀文本。(參見文章《解經概論》。)

二、聖經神學

聖經神學研究整本聖經如何在基督裡逐步推進、整合併達到高潮。它是一種分析和綜合聖經的方式,旨在從救贖歷史的角度,將整本聖經有機地聯繫起來,尤其是探討舊約和新約如何在基督裡整合併達到頂峯。  

聖經中的許多主題是「有機」的——它們和諧地生長,成爲一個整體。這些主題就像一棵蘋果樹:起初可能只是一顆種子,發芽後慢慢長成一棵成熟的樹,結出蘋果。這棵樹由多個部分組成:樹根、樹幹、樹枝、樹葉和蘋果,但它們都屬於同一棵樹。聖經神學就是研究和綜合這種成長過程。  

救贖歷史指的是聖經中從創造到墮落、再到救贖和成全的救贖故事線。聖經神學將這些關鍵事件聯繫起來。有幾種相互重疊的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1)追溯一個主題在救贖歷史中的發展(例如,聖殿主題);(2)思考各約之間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例如,基督徒如何與摩西律法相關聯);(3)追蹤應許與應驗(例如,研究《馬太福音》中的應驗語言);(4)追溯預表與對範(例如,亞當與基督);(5)分析新約如何使用舊約。爲什麼新約作者會以某種方式引用或暗示特定的舊約經文?  

聖經神學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幫助我們從整體的角度閱讀聖經的任何部分。在救贖歷史的現階段,基督徒必須以基督信仰的視角來閱讀聖經的所有部分——包括舊約。聖經是一個關於耶穌的宏大故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聖經的神學信息:神通過聖約在基督裡掌權、拯救並滿足人心,以此彰顯祂的榮耀。(參見文章《聖經神學》。)

三、歷史神學

歷史神學考察並評估歷史上重要的釋經家和神學家如何理解聖經和神學。基督教教義是如何發展的?特別是,它如何回應錯誤教導?歷史神學主要關注早於我們時代的時期。如果一個人完全不參考歷史神學,就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那可能是一種傲慢和懶惰的表現。(參見文章《歷史神學》《教父神學》《中世紀神學》《改革宗神學》《經院神學》。)

四、系統神學

系統神學探討一段經文如何在神學上與整本聖經相協調。它回答的問題是:「整本聖經關於_______是怎麼說的?」它的前提是整本聖經是連貫的,不會自相矛盾。

系統神學將整本聖經的教導聯繫起來,並按主題或話題進行組織。傳統上,系統神學分爲大約十個類別。這些是聖經和歷史神學都強調的教義:

  • 神論(關於上帝的教義)
  • 聖經論(關於聖經的教義)
  • 天使論(關於天使和惡魔的教義)
  • 人論(關於人類的教義)
  • 罪論(關於罪的教義)
  • 基督論(關於基督的教義)
  • 救恩論(關於救贖的教義)
  • 聖靈論(關於聖靈的教義)
  • 教會論(關於教會的教義)
  • 末世論(關於末世的教義)

系統神學還結合了其他領域,如護教學和哲學。它運用邏輯、歷史和經驗的工具來解釋並連貫地組織聖經對這些主題的教導。但聖經教義是系統神學的核心內容。這十個類別是大多數系統神學的主要框架。不同的神學體系涉及其中一個或多個類別。例如,加爾文主義和阿民念主義主要涉及神論、人論、罪論和救恩論;聖約神學和時代論主要涉及教會論和末世論;浸信會、長老會和聖公會的教會體制主要涉及教會論。系統神學可以豐富你對某段經文的解讀,但如果你的系統神學框架不正確,也可能扭曲你對某段經文的理解。(參見文章《系統神學》)。

五、實踐神學

實踐神學將經文應用到自己、教會和世界中。它回答的問題是:「我們應當如何生活?」

問「《約翰福音》3:16 是什麼意思?」和問「《約翰福音》3:16 對今天的我、教會或世界意味著什麼?」,這兩者有著很大區別。第一個問題需要釋經學,而第二個問題則需要應用。

實踐神學應該自然地源於其他神學領域:釋經學、聖經神學、歷史神學和系統神學。實踐神學運用這些學科,幫助人們用符合聖經的世界觀智慧地生活,榮耀神。

我們可以將五大神學領域細分爲十二個部分

前八個部分屬於釋經學的範疇:

  1. 文體:確定解讀某段經文文學風格的指導原則。
  2. 文本批判:確定原文的措辭。
  3. 翻譯:比較不同譯本。
  4. 語法:理解句子如何通過詞語、短語和從句傳達意義(尤其是在聖經的原文——希伯來語、亞蘭語和希臘語中)。
  5. 論證分析:通過分段、括號或短語追蹤邏輯論證。
  6. 歷史文化背景:理解作者寫作時的背景以及作者提到或可能假設的歷史文化細節。
  7. 文學背景:理解某段經文在其整本書中的作用。
  8. 字詞研究:解析關鍵詞、短語和概念。

接下來的四個部分分別是:

  1. 聖經神學:研究整本聖經如何在基督裡逐步推進、整合併達到高潮。
  2. 歷史神學:考察並評估歷史上重要的釋經家和神學家如何理解聖經和神學。
  3. 系統神學:探討一段經文如何在神學上與整本聖經相協調。
  4. 實踐神學:將經文應用到自己、教會和世界中。

這十二個部分不是需要嚴格遵守的既定步驟,並不是每次解讀聖經時都必須嚴格按照從第一步到第十二步的順序進行。一種更恰當的理解是,這十二個部分是釋經學和神學整體的各個方面。你可以專注於其中任何一個部分,以提高整體能力。就像足球運動員可以通過練習盤帶、傳球、射門等單項技能來提高水平一樣,所有這些部分都是相互關聯的。

神學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

這五大神學領域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的呢?有些人可能會認爲,我們可以簡單地按照一條直線順序進行:從釋經學到聖經神學,再到歷史神學、系統神學,最後到實踐神學。但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成立。你無法在研究五大神學領域中的任何一個時,完全不受其他四個領域的影響——無論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例如,你可能會認爲自己可以中立、客觀地解讀聖經,然後基於這些發現來建立系統神學。但實際上,你已經擁有的系統神學框架會深刻地影響你的釋經。隨著我們在任何一門神學領域中的成長,我們在其他學科方面也會變得更加熟練。  

結論

許多人從約翰·派博的《願萬國都快樂》(Let the Nations Be Glad)中記住了這句話:「我們需要宣教,是因爲缺乏敬拜」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五大神學領域。我們之所以需要釋經學和神學,也是因爲敬拜還不夠。

釋經學和神學的全部意義在於認識並敬拜神。它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掌握神的話語,而是讓神的話語掌管我們。當你更好地理解釋經學和神學時,你的讚美也會變得更加豐富。

延伸閱讀

關於神學方法:  

關於釋經學:

關於聖經神學

關於歷史神學:  

關於系統神學:  

關於實踐神學: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ological Method.

Andrew David Naselli(安德魯·大衛·納塞利)(鮑勃·瓊斯大學博士,三一福音神學院博士)是明尼阿波利斯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的系統神學和新約教授,也是明尼蘇達州斯蒂爾沃特基督君王教會的主任牧師。
標籤
聖經神學
系統神學
實踐神學
釋經學
神學方法
歷史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