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信靠神
2022-01-01
—— Kirk Wellum

定義

信靠神是真正得救信心的基本要素,這樣的信心仰望神,並從祂身上以及祂在祂兒子耶穌基督裡已經做的、正在做的和將要做的一切當中找到平安、力量、滿足,以及更多,從現在到永遠。

摘要

在這章中,我們通過觀察信靠與得救信心之間的關係,來了解信靠神的意義。然後,我們將追溯信心如何在認識神、祂的應許和祂的行爲中得到成長。最後,我們將看看聖經中關於信靠的一些榜樣,以及作爲基督徒我們應該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靠。


信靠神這條真理我們常自以爲明白,直到按要求去這樣行時,我們才發現其中的奧祕遠比我們所認識到的要多。信靠神是得救信心的一個方面,人們認爲它有三個要素:知識、認同和信靠(參見約翰·吉爾 [John Gill],Body of Divinity,第一卷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78],411 頁)。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缺少了信靠,信心就不充分,而且令人震驚的是,沒有信靠的「信心」與魔鬼的信心毫無區別,魔鬼也信、卻在神面前戰驚,因他不悔改,不降服於祂(雅 2:19,參詩 78:22)。信靠神對基督徒的生活至關重要。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信靠神是件易事,尤其是在一個幾乎處處質疑信靠神是否理智的世界中。儘管如此,我們必須信靠神,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況,聖經中有很多話可以幫助我們。

我們奉命信靠神

首先要明白,聖經命令我們信靠主。在《詩篇》4:5 中,大衛告訴讀者要「獻上公義的祭,又當倚靠耶和華。」《箴言》3:5-6 勸告我們「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事實上,基督徒的生活自始至終都要信靠神。一開始,我們悔改並信靠福音(可 1:15),然後我們一直蒙召信靠神,信靠主耶穌,祂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約 14:1、6)。正如《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的:「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爲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11:6)

這種以信靠爲核心的信心讓在基督裡的人區別於在亞當(墮落之人的代表和首領)裡的人(參羅 5:12-6:14)。這是神的恩典和大能通過祂的話語和聖靈的工作在我們裡面成就的事,但也是我們作爲信徒必須做的事。我們有責任「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爲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爲要成就他的美意」(腓 2:12-13)爲了鼓勵我們信靠神,並在與神的關係中成長,聖經中有許多經文論述了神的完美、應許和作爲,還爲我們提供了信靠神的榜樣,並描述了應該在我們的生活中活出這種信靠的一些方式。

神的完美

神的一切都值得信賴,因祂是完美的存在。聖經從兩個方面闡明了這一偉大的真理:首先,它警告我們,信靠主以外的任何人或物都是愚蠢;其次,它爲我們描述了祂獨一無二的榮耀。

在《箴言》1:20-33 中,人格化了的智慧在街上大聲呼喊,在街市上高聲呼喚願意聽取她警告的人,警告他們無視她的忠告和責備是愚蠢的。她責備嘲笑人的和愚昧人厭惡知識,不敬畏耶和華,而選擇走自己的路,把信心寄託在其它事物上。這些在《箴言》和其它經文中都有闡述。

例如,我們受到警告不要信靠人:「耶和華如此說:『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的,那人有禍了!』(耶 17:5)。《箴言》25:19 說:「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在舊約中,耶和華在與以色列人的交往中,不斷指責他們與異教國家結成政治聯盟,而不信靠祂。「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壓傷的葦杖,人若靠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這樣。」(王下 18:21,參見賽 30:2-3,36:6)

我們還受到警告不要信靠財富:「 倚仗自己財物的必跌倒,義人必發旺如青葉。」(箴 11:28,參詩 52:7;耶 48:7,49:4)同樣,我們也不能信靠假神(詩 31:6;賽 42:17)、謊言(耶 13:25)、美貌(結 16:15)、自己的方法和軍事優勢(何 10:13)以及自己的思想(箴 28:26);信靠這一切就等同於信靠自己(路 18:9)。這是人類罪的根源,也是我們所有罪和叛逆的核心——我們崇拜——信靠自己,而非配得永遠稱頌的造物之主(羅 1:25)!究其根源,這就是偶像崇拜,儘管它的外表像變色龍一樣善變。

我們不應該信靠任何受造之物,而應該信靠主我們的神,這有很多理由。祂不是受造物,而是非受造、永恆的創造之主(來 11:3)。祂不受時間的限制,也永遠不會不存在。此外,祂的存在不依賴任何人或物。祂不需要任何東西,因爲祂是生命、氣息和其它一切的源泉(徒 17:25)。在神學中,這稱爲神的自存性(aseity of God)。

聖經還教導我們,神也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沒有人能夠挫敗祂的旨意,抵擋祂,並且毫髮無損(伯 9:12;但 4:35)。正如《詩篇》作者所說:「然而我們的神在天上,都隨自己的意旨行事。」(115:3)使徒保羅肯定了神「隨己意行作萬事」(弗 1:11)。神的主權是絕對的,但絲毫不會破壞人類的自由和責任,也不會使其變得無關緊要。沒有任何事情的發生不是祂所安排的。沒有任何事情能出乎祂的意料。祂從一開始就知道結局,祂將完成祂所計劃的一切,完成祂的計劃。作爲宇宙的主宰,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可以信靠祂。在祂手中,我們是安全的。正如《箴言》21:30 向我們保證的那樣:「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抵擋耶和華

除了神的自存性和主權,聖經還教導我們,神就是愛(約壹 4:8)。神愛祂所創造的,並以多種方式眷顧他們(太 5:43-48;徒 14:17,17:25-27),但祂對祂的百姓有一種特殊的愛,這種愛能讓他們與自己相交,並使他們從罪和今生來世所有的仇敵中完全得救(約 17:23;羅 8:29-39)。神的愛永遠不會讓我們離開,我們可以永遠依靠祂。

神也是聖潔的,這不僅意味著祂是超越、榮耀的,祂也是純潔的,沒有任何罪孽或污穢(賽 6:3;啓 4:8)。鑑於神永恆的本質以及祂令人敬畏的至高權力和威嚴,祂的聖潔和慈愛是一個值得歡慶的信息。在祂裡面沒有邪惡,祂的愛與祂作爲義者的身份也沒有任何不符之處。祂的愛是聖潔的,祂的審判是完美無瑕的。沒有任何針對祂的指控。沒有什麼能抵消祂所成就之工或控告祂所宣佈爲義之人(羅 8:32-34)。

神也是智慧的,這意味著祂知道最佳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最佳方式(古德恩 [Wayne Grudem],《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Doctrin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4],英文版第 193 頁)。如果我們要信靠神,理解神的智慧至關重要。這意味著這個世界,以及我們在其中的生活,都按照神的智慧規劃。在救贖歷史的這個時間,神的智慧哪怕並非完全不可能、也往往很難爲我們所認識,因爲我們無法從祂的角度看問題。但在這個時代結束的時候,當我們能站在未來從更有利的位置看到全局時,我們就會發現神是智慧的,祂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神的完美使得祂的子民信靠祂,聖經也證明了這一點。大衛說:「耶和華啊,認識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沒有離棄尋求你的人。」又說:「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 9:10,20:7,參 13:5,21:7,52:8;賽 26:4)

神的應許

神值得信賴,也因爲祂的話是信實的,祂信守所有的應許(約 17:17;數 23:19)。耶和華宣告賜福「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爲可靠的,那人有福了!」(耶 17:7)這樣的人將得到祝福,因爲耶和華不說謊,祂將信守祂所有的應許。聖經中充滿了彼得所說「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這些應許與我們完全得救以及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恆的國度有關(彼後 2:3-11)。這些應許本身不僅奇妙,而且作爲神對我們所說的話語讓我們可以信賴它們,它們所實現的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弗 1:20)。例如,我們的主應許永遠不撇下我們或離棄我們(來 13:5),永遠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 28:20),必要完成祂在我們裡面所開始的善工(腓 1:6),也就是把祂的子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太 1:21)。

此外,主還應許要保護我們的安全,儘管有無數人類和魔鬼的仇敵想要毀滅我們。祂是眷顧羊群的好牧人,祂告訴我們,沒有人能從祂或祂父的手中把我們奪去(約 10:28-29)。針對我們這些主的僕人,使用任何武器都不能得逞,我們要在審判中駁斥一切攻擊我們的舌,因爲主應許要爲我們申冤(賽 54:17)。保羅提到了這個偉大的應許,他寫道,沒人能控告神的選民,因爲神使他們稱義;沒人能定他們的罪,因爲基督已經死了,從死裡復活,並爲祂的子民代求,確保祂的子民將最終得救(羅 8:31-39)。通常我們所說登山寶訓(太 5:3-12)中的「祝福」不僅是蒙神賜福之天國公民的描述,也是重申給那些因神的恩典而改變之人的應許,正如《馬太福音》所宣稱的那樣,宣告這些福分的那位佈道者死在十字架上並從死裡復活,爲他們贏得了恩典。

神的行動

神是信實的,因爲祂曾在歷史上採取行動,爲祂的子民實現了救贖計劃。起初,神並沒有拋棄這個世界,而是提供了一位救贖主來拯救亞當失喪的子孫。保羅說,基督徒在創立世界以前,就在基督裡蒙揀選了,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爲聖潔,無可指責(弗 1:4)。多年以來,神一直在爲祂兒子的到來做準備,當時候滿足的時候,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爲女人所生,生在律法之下,要救贖那些在律法之下的人,使他們可以得著兒子的名分(加 4:4-5)。祂不僅爲猶太基督徒提供了救贖,也爲外邦基督徒提供了救贖,所以現在,如果我們在基督裡,我們就是神國以色列的一部分(加 6:16)。

四部福音書都記載了耶穌的生、死、埋葬和死而復活(太 27-28;可 15-16;路 23-24;約 19-21)。《使徒行傳》記述了耶穌升天以及在五旬節那天將應許的聖靈澆灌下來(徒 1-2,參來 1:1-3)。接著,它講述了教會的誕生、成長和擴展,首先是在猶太人中,然後是撒瑪利亞人中,最後是在外邦人中。今天,通過傳講福音和基督教會的見證,神的這一拯救工作仍在繼續,並將一直持續到祂將所有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他們將從各國聚集在一起,正如《啓示錄》第 7 章中兩幅先知圖畫象徵性地描繪的那樣。雖然這只是神在基督裡和通過聖靈的事工已經和正在做之事的一個縮影,但這足以爲我們提供一個錨,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信靠神。

信靠的榜樣

在聖經的敘述中,有許多激勵人心的信靠神之榜樣。《希伯來書》第 11 章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最廣泛的論述,告訴我們「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他們的信心(因此也是信靠)(來 12:1)。這些見證人包括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撒拉、摩西、以色列人、喇合、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以及更多沒有提到名字的人。從這份名單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舊約聖經爲我們提供了許多榜樣,說明在這個充滿愁煩的墮落世界中,信靠神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亞伯拉罕(創 22:1-19)、大衛(撒上 17;詩 26:1,28:7,52:8)、約伯(13:15,19:23-27)、但以理和他的三個希伯來朋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他們都勇敢地信靠神(但 3:1-30,6:1-28)。

在新約中,撒迦利亞和伊利莎白(路 1:5-25)、馬利亞和約瑟(路 1:26-38;太 1:18-25)、施洗約翰(太 3:1-17;路 3:1-22;約 1:19-34)以及包括保羅在內的使徒們,都在自己獨特的環境中信靠神,走神爲他們指定的道路(彼得在五旬節:徒 2;彼得和約翰:徒 3-4;司提反:徒 7;保羅:徒 16:16-40,20:17-38,27:13-44;提後 1:12,2:8-11,4:1-18).

信靠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體現

  • 如果我們信靠神,我們就會順服祂,因爲祂是我們至高無上的主,因爲我們相信祂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不順服與信靠不能共存;如果我們信靠神,我們就會走祂的路,遵行祂的吩咐。先知撒母耳曾斥責掃羅王的不順服,他說:「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 15:22)正如讚美詩所說,我們必須「信靠順服」(約翰·薩米斯 [John H. Sammis],1887 年)。
  • 當神在回應我們的禱告或實現祂的應許上有所延遲或保持沉默時,信靠神會幫助我們等候祂。如果祂拖延,那是有道理的。祂的行爲建立在祂的智慧和愛之上。大衛在登上以色列王位之前,先學會了等候耶和華。他寫道:「你當等候耶和華,遵守他的道,他就抬舉你,使你承受地土。惡人被剪除的時候,你必看見」(詩 37:34)我們也必須這樣做。
  • 信靠神會讓我們避免自作主張,好像我們比神更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亞伯拉罕(雖然通常是信靠神的好榜樣)和他的妻子撒拉試圖通過讓撒拉的埃及婢女夏甲爲亞伯拉罕生下以實瑪利(創 16),來實現神關於兒子的應許。但這並不是神實現應許的方式,他們的行爲造成了許多無法預料的後果。
  • 如果我們信靠神,我們就不會害怕。「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爲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賽 12:2)當我們把目光從神身上移開,開始審視周圍的環境時,恐懼就來了。在生活中,當我們經歷死亡時,我們必須緊緊依靠祂(詩 23)。
  • 如果我們信靠神,我們就會滿足於祂所賜予我們的一切。我們知道,祂已應許將一切美物賜給祂的子民,祂毫無保留(羅 8:32)。祂告訴我們要向祂求日用的飲食,並且要先求祂的國,我們必須相信祂會按照祂的旨意滿足我們日用的需要(太 6:11,25-34)。
  • 信靠神的人會憑信心行事。認識到神是誰,祂應許了什麼,祂做了什麼,祂的百姓該如何在試探、黑暗、遭遺棄、逆境和苦難以及喜樂和富足中信靠祂,基督徒就能夠剛強不懼怕。用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1761-1834 年)的話說,信靠神的人會「期待神成就大事;並爲神圖謀大事。」

進一步閱讀

編注:

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rusting God.

Kirk Wellum(柯克·魏倫,在多倫多浸信會神學院 [Toronto Baptist Seminary] 獲得神學碩士學位)是多倫多浸信會神學院的院長兼系統神學、聖經研究和教牧研究教授。
標籤
福音
喜樂
信靠
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