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撼的宣教真理在於:那位受苦彌賽亞所傳揚的信息,必須藉著受苦的信使才能完整傳遞。十字架的信息,必須藉著十字架樣式的媒介來表達。這正是神良善的設計。「保羅這位使徒,以他飽受苦難的肉身活生生地彰顯了基督的受苦與受死,使人們能夠從他身上的苦難,親眼看見自己何等蒙基督深愛」(西 1:24–29)。[1]
神創造宇宙的旨意,是要在祂兒子的受苦中,最榮耀地彰顯祂恩典的偉大。「你願意與這位聖子一同,去顯明那對榮耀恩典的至高滿足嗎?你願意與祂同行,踏上各各他受苦之路嗎?因爲,除非我們走出迪士尼式的美國夢,活出那種宣教士式的捨己生命——一種讓世人看見,我們的財寶是在天上,而不在地上的生活方式——這個世界才能真正看見基督的無上榮耀。」這是唯一的途徑。
成功神學所傳的,無論是其信息還是媒介,都扭曲了真正的福音。對財富的許諾不能使人「讚美那位爲我們受苦的基督」。保羅作爲使徒,卻常常爲基督受苦。他曾說:「我是天天冒死」(林前 15:30–31)。他以自己這受苦的身體,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西 1:24)。他並不是要加增基督已成全的救贖之工,而是將基督的受苦延伸至那些基督爲之捨命的人。這真理對今天的我們同樣適用:我們傳福音不僅藉著話語,也藉著我們的「身體與受苦」。
在一次講道中,派博向成千上萬的大學生懇切呼籲:「基督爲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而死——包括你們校園裡的同學,也包括那些尚未聽聞福音的族群。他們的罪債已得償還,但他們卻毫無所知——他們無法品嚐這救恩,也無法感受到。」而保羅在《歌羅西書》中所說的,並不僅僅是「福音需要被重複講述」。他更是在宣告:「基督的受苦正是藉著我這受苦的肉身,臨到那些未得之民,臨到你所在的校園。」基督的受苦如何臨到校園中?就是藉著你自己的受苦。這正是《歌羅西書》1:24 的真正含義。無論是在萬民之中,還是你所處的大學校園中,福音的突破,往往源於受苦的使者。
福音的傳揚,不是靠你的社交媒體影響力,而是靠你親身的受苦。「如果你立志要成爲一位宣教士,請記住:痛苦艱難、失去孩子、感染瘧疾、婚姻張力、團隊衝突、屬靈爭戰,甚至殉道——這一切都可能臨到你。別以爲這很稀奇。這是代價。耶穌爲我們的救恩付出了祂的生命,我們和祂一同受苦,正是爲了顯明祂救恩的本質。」[2] 不是盡量避免受苦,而是透過受苦,我們才能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才能把福音傳到世界各地(西 1:24–29)——十架的信息,必須藉著十架樣式的使者,傳到萬民之中。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21 年 8 月 16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666 問: 「Is Death Past, Present, or Future?」
[2] 改編自發表於 2020 年 3 月 4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442問: 「Will Suffering Weaken My Ministry?」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371-372 頁:「Suffering mission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