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包括我們的推文——都當以榮耀神爲目標(林前 10:31)。「神是一位有計劃的神,祂是一位有目的的神。祂呼召我們按著目的行事。」我們制定計劃,設立目標,並且「讓『爲什麼』來決定『怎麼做』,而不是反過來」。因此,在我們爲社交媒體的使用設立原則之前,首先要明確:我們爲何使用它?
在談及推特的使用(或誤用)時,第一要緊的是,我們必須用它來建造人,而不是拆毀人(弗 4:29)。我們當自我省察,我們上網的動機是什麼?我們是在給予鼓勵,還是在尋求稱讚?就使用社交媒體而言,「我所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問自己:『好了,派博,要小心。我現在是在尋求人的稱讚和關注嗎?』」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那種墮落本性中深植的渴望——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喜歡、被稱讚。哦,耶穌對這種渴望曾說過非常嚴厲的話!」(太 6:1、16;路 20:45–47)我們應當效法施洗約翰的態度,「主必興旺,我必衰微」(約 3:29–30)。「我真希望,我的每一條推文上方都飄揚一面旗幟,上面寫著:『願耶穌被高舉,派博被降低。』但我要坦白說,這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也正因如此,我們必須不斷分辨:我們是在推廣自己,還是在傳揚真理?是在抬高自己,還是在尊崇基督?」
另一個陷阱是謙虛型炫耀。「它聽起來可能像這樣:『很榮幸能受到世界上最有名的人邀請,出席他極其重要的活動。』這是用謙卑的語氣說出對自己的稱讚。我在推特上看到太多這種內容。許多人表現得好像對轉發別人對自己的誇讚感到不好意思,但類似的表達隨處可見。每次看到這種內容,我的內心都會不自覺地感到一陣尷尬。」
我們發帖,確實是爲了影響他人。但我們不是爲了吸引別人關注我們自己,而是爲了分享那激發我們熱情的真理。
最後還有一個提醒,若有些話題在私下溝通更能造就人,就不要選擇在公開場合責備人。[1]
*****
[1] 改編自發表於2013 年 4 月 3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61 問: 「Twitter Goals and 『Humble Brags』.」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277 頁:「Tweeting to the glory of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