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重視每日讀經,是因爲若不讀經,我們就無法實現人生最偉大的目的:「使神在基督裡顯得無比榮耀——顯出祂是何等寶貴、值得珍視,顯出祂是我們至高無上的珍寶」(參《腓立比書》1:20)。
然而,「我們內心有太多的東西,會導致我們以一種不能使基督顯大的方式去思想、感覺或行動」。爲了完成我們偉大的使命,我們必須「看見神的榮耀」。「如果我們不渴望基督、不珍惜祂、不喜愛祂、不品嚐祂、不視祂爲珍寶,我們就不會在自己的感受、言語和行爲中稱頌祂的偉大。唯有我們以基督爲至高滿足時,祂才在我們裡面得著最大的榮耀。而若我們不能每天在靈魂深處看見祂、品味祂,我們就無法在基督裡得著真正的滿足。」這一切只有通過對神話語的「持續默想」才可能發生。在聖經中,我們得以仰望基督的榮光,而這榮光又從內而外地改變我們(參《哥林多後書》3:18,4:4)。
正確的讀經,是出於一種「渴望看見神」的迫切之情。「我之所以讀聖經,是因爲若沒有基督和祂的話語,我就如同冰冷的死人。但我渴望我的全人——每一個部分——都能充滿基督的榮光。我渴望生命是美麗的,遠超我依靠自己所能達到的豐盛。我渴望在生命的每一個轉角——遇見的每個人,看到的每塊石頭、每棵樹、每種動物,每一項救贖之工中都能看見神的榮耀這一令人驚歎的真實。我知道,若單單靠自己,我就是個徹底的『失敗者』:頭腦空洞,毫無深度、毫不動容、毫無熱情、沒有美好、沒有寶貴、沒有甘甜或奇妙——不過是帶著一顆空虛、麻木,無動於衷的心,從一個屬世的瑣事中滑向下一個。」我唯一的盼望,就是「能擁有一雙眼睛,去看見萬事萬物中那被神充滿的榮耀——也就是說,願神在我的讀經中喜悅,賜我能力去看見祂真實存在的榮耀。」
我們必須「看見」並「品嚐」這榮耀,才能被塑造成那些因在祂裡面得著滿足而榮耀神的蒙贖之人。在此意義上,讀經確實是一場「生發敬畏的尋求之旅」("awesome quest")。[1]
* * * *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8 年 1 月 1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140 問:「A New Year, A New Bible Reading Plan」。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第1-2頁:」Why do we read the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