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無神論在學術上顯爲弱
2019-05-24
—— Rebecca McLaughlin

對我而言,「超級碗」球賽最精彩的部分不是比賽、分數、或中場的表演,而是當攝影鏡頭拉近焦距在裁判身上,見他聲如洪鐘,發出慎重的判決時。(我很怪,我知道!)

聖母大學的社會學家克里斯蒂安·史密斯(Christian Smith),在他咄咄逼人的新書裡超越那些公開的宗教辯論混戰,高聲判決四位核心無神論者犯規。他的筆法冷靜、細緻,且有學術的嚴謹,儼然是一位裁判員。在我逐頁讀完《過分的無神論者——無神論的空頭支票》(Atheist Overreach: What Atheism Cannot Deliver)時,不時有衝動要寫下眉批:「判火刑!」

史密斯很謹慎的避免他所批判的那種過分與越權。他並非主張無神論是錯誤的,或者主張猶太-基督教的有神論才是正確真實的,他只不過對今日無神論的道德主義者所聲稱的是否在學術和智識上可靠而作出評估,同時舉起警告牌。

沒有神,我們應該多良善?

談到道德,當今的無神論者誇下海口。無神論者向我們保證,在他們無畏的新世俗世界裡,沒有神之下的各種信念,可以促使人委身於宇宙性的人權、平等,以及對貧困與受壓迫者的犧牲的愛。

例如,史密斯引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菲利普·基徹(Phillip Kitcher)所宣稱的:無神論迫使我們對「全人類的整體意願作回應」,因而致力於「爲全人類共享有價值的生命而提供公平機會」(英文版14頁)。新無神論作家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也同樣大膽的斷言,在沒有神之下的良善,必然促進「最多數人的幸福」,並且「爲全人類——個人與整體,帶來最大的福祉」( 英文版15頁)。

然而,史密斯指出,他所引述的無神論道德家,沒有一位提出能說服人的理由以解釋爲什麼我們對他人盡義務會是宇宙性的。

就如一個小心翼翼的考古學家,史密斯把遮蓋在普通論點(例如社會契約的呼籲、功利主義的論點等等)上面的修飾詞匯一層層刷掉,逐一解釋爲什麼那些無神論者所承諾的堅固的道德框架,其實是無法實現的。當然,他們的論點可以在全然利己主義的混戰中激勵人,去關注「與他們有關的少數人」(18),然而仍與獲得理論支點相去甚遠。從無神論的觀點著手,我們可以想像出完全不同的道德結論,事實上,在過去的這世紀中,我們已見過多場演出了。

不可否認的,現代的西方人,大多數都接受宇宙性的仁愛與人權是道德真理,然而正如史密斯所提醒我們的,它們不是獨立存在的道德現實,如科學定律一般只等著被發覺;這些信念源自於歷史上的猶太教與基督教傳統。他承認,一個「相信自然主義的宇宙」的個體,「絕對有權相信、並提倡宇宙性的仁愛與人權,但只不過出於隨意的、主觀的、個人的喜好,而非理智的、不可抗拒的、有全面約束力的義務責任」( 英文版49頁)。

沒有神,我們會有多良善?

這本書的優點是,史密斯將無神論者的論點,從神學和實用兩方面來做評估,而最驚人的一點是,他指出無神論者很諷刺的論點:有什麼原因使人應該關切一個與他沒有直接關係之人的福祉?對於這點,無神論者提不出不可抗拒的理由。如果無神論以下所說的是正確的:「道德不過來自人類,又單單爲了它的功用性;如果一般大眾對這一點越混淆不明白,人類的倫理就越有果效」(英文版29頁)。史密斯的觀察也是正確的:「自稱最有見識的知識分子,在科學理論、及教育爲佼佼者的無神論者,實在是在無理取鬧」( 英文版29頁)。對於想要在社會上推廣利他主義的無神論知識分子而言,讓人們擁有宗教信仰可能是最好的對策,我們一旦了解這點,它的諷刺就很明顯了。

史密斯注意到無神論者常用的論點,有個更大的諷刺。儘管無神論道德主義者將自己定位爲嚴肅的現實主義者,卻用一個——據他形容——「對人性的天真樂觀看法」來試圖掩飾他們系統中的弱點(英文版36頁)。他引用記者與專欄作家凱薩琳·奧斯曼(Katherine Ozment)的話來說明這點,後者認爲:「我向來相信人基本上是善的,他們只需要能強化這種良善的生活結構。」 史密斯則認爲:「在歷史上或當今的世界裡,少有證據」 能支持這論點(英文版39頁)

再者,擺脫宗教絕非讓人性達到道德良善的關鍵,移除宗教的動機和約束,反而開了一個大破口。例如,史密斯指出無神論者「斥責因有一位刑罰人的神導致出於懼怕的順服這個觀念,結果取而代之的是他們自己的相同版本——藉人類社會的監督與處罰來確保道德秩序」(30)。再一次,20世紀的歷史和今天的世界提供了許多例子,在這種監督之下的無神論社會,加倍淪喪敗壞。

科學證實無神論所聲稱的嗎?

史密斯用第三章的篇幅,指出無神論者犯規——把抽象的聲明當做有科學根據似的發表。他引用赫拉利的暢銷書《人類簡史》中的一段作爲例子:「除了人類的共同想像之外……宇宙中沒有神」(《人類簡史》,英文版28頁),若沒有像這樣的聲稱,赫拉利提出的人類歷史記述就合乎科學根據;史密斯大聲疾呼:「淺白的說,哈拉瑞用的是欺騙手腕,假藉科學的權威,卻從科學的後門走私一個不被承認的反神學的玄學」。(英文版89頁)

類似的引證多如雪花,史密斯揭露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無神論的科學家與作者們給我們的印象是,科學已經證明沒有神,其實從未經過證實。的確,根據史密斯的觀察,科學無法證實「無神論,無意義的宇宙……或其他反神學的玄學」(英文版102頁),評估這些聲稱並不屬科學的範疇,無神論者又再一次誇大其辭,有失學術的嚴謹。

無神論者的計劃會成功嗎?

史密斯書裡的最後一章談論人類的宗教性是否與生俱來。他論到,宗教性是人類的特質,儘管個人絕對有可能拒絕宗教信仰,而我們也知道宗教性低的社會仍運作自如,但人們按本性提出只有宗教信仰、與宗教經歷才能解答的問題,才能滿足的慾望——渴望終極意義、最終的盼望與極樂。既有這些需求,史密斯論到:「人文主義者和新無神論者所想像的一個全然世俗的人類世界,是不切實際的——不順著結構的紋理走,就無法達到目的」(英文版115頁)。

再者,無神論者試圖用這種老掉牙的方式來區分宗教信仰與其他形式的認知,是站不住腳的:「人類的一切認知都建立在信念之上;宇宙性的、理性的、足以用來建立某種確切認知的根基,是不存在的」(117)。這是人類的光景——史密斯下如此的結論。

在提出重要理由的同時,這最後一章也把原本就發人深省的知性討論帶進更不易理解的領域。如果你是在休息時間討論批判實在主義、邏輯實主義、及後現代結構主義,可以很享受;史密斯這部交響曲的最後樂章如果是輕音樂的話,會更有果效。

讓我們努力改進

史密斯的整本書把無神論領袖們帶到智識層面進行討論,對那些跟得上的讀者而言是個興奮之旅。有許多作者精於簡明易懂的寫作技巧,史密斯書中的論點極具分量,卻缺乏例證;他雖聲如洪鐘,但他的一些用語讓一般讀者摸不著頭腦。一個人通常不會希望書的篇幅長一點,但是史密斯這本130頁的書,聚焦在攻擊無神論者的過分,如果有多留一點喘息的空間,多講一些故事,多描繪幾幅比喻,會更容易理解。

然而,如果你的程度達到學術水準,我大大推薦這本書。它會讓你的思維更尖銳,裝備你幫助其他人解析無神論者的聲稱,它的筆調不是輕鬆的批評,而是對理念的謹慎批判。

我們福音派經常把知識分子的高地拱手讓給無神論者,史密斯——之前屬福音派,如今是天主教學者——登上了這高地,讓我們跟隨他的腳蹤,努力改進吧!


譯:麗文;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en Atheism Is Intellectually Weak

Rebecca McLaughlin(麗貝卡·麥克勞林)擁有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和倫敦橡樹山神學院的神學學位。她是福音聯盟固定的撰稿人,著有《世俗信條:應對五種當代主張》(The Secular Creed: Engaging Five Contemporary Claims,TGC,2021)和《直面基督教:世界上最大宗教的12個難題》( Confronting Christianity: 12 Hard Questions for the World’s Largest Religion, Crossway, 2019)等書。
標籤
宗教
無神論
護教
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