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基列家書》:教牧事工新視角
2024-07-10
—— Philip G. Ryken

編注:福音聯盟邀請你與惠頓大學校長菲利普·萊肯(Philip G.Ryken)一起閱讀和討論瑪麗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的普利策獎小說《基列家書》(Gilead)。欲了解更多有關「讚美經典」(Commending the Classics)系列的文章,請參閱早期發表的讀者指南:利蘭·萊肯(Leland Ryken)對阿爾貝·加繆(Albert Calmus)的《局外人》(The Stranger)、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小夥子古德曼·布朗》(Young Goodman Brown)的解讀,以及凱瑟琳·尼爾森(Kathleen Nielson)對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短篇小說的解讀。

我不記得是誰向我推薦了《基列家書》,但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本書。當然,部分原因是作者文筆實在精彩,瑪麗蓮·羅賓遜不愧是一名才華橫溢的作家。有評論家寫道,《基列家書》「沉靜優美,筆法細膩,思考周全,字裡行間流露出豐富的恩典。」

小說的背景同樣吸引了我。《基列家書》是虛構回憶錄,描寫來日無多的牧師給幼子寫下家書,講述了祖輩的故事,反思了他蒙召事奉的生涯。他即將離開人世,想藉著這封家書告訴兒子舔犢深情以及他一生的教訓。本書細膩地描繪了牧師事奉的一生,既有喜樂又不乏掙扎。

經典文學作品中的牧師

我第一次讀《基列家書》的那段時間,正好和一位神學院學生一起吃了頓午餐,他提到他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讀了許多小說,這些小說都是他祖父推薦的,他認爲每位年輕牧師都該讀一讀。這些書的一個共同之處是主人公都是牧師、神父或傳教士。我記得,《埃爾默·甘特襄》(Elmer Gantry )、霍桑的《紅字》(The Scarlet Letter)以及喬治·貝爾納諾斯(Georges Bernanos)的《鄉村牧師日記》(The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都在書單上。

那次談話讓我興奮不已,因爲它把我生命中的兩大愛好結合在了一起: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教牧事工。很快,我開始思考屬於這一類的其他優秀作品:艾倫·帕頓(Alan Paton)的《哭吧,心愛的國家》(Cry, the Beloved Country)、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的《權力與榮耀》(The Power and the Glory)、弗雷德里克·布赫納(Frederick Buechner)的《戈德里克》(Godric)、約翰·布坎(John Buchan)的《女巫森林》(Witch Wood)和遠藤周作的《沉默》(Silence)。

我注意到這些書來自世界各地:美國、英格蘭、蘇格蘭、法國、墨西哥、日本、南非。我還注意到,它們從各種各樣的視角來看待牧師的事奉。

很快,我就夢想著開設一門實用的課程,用世界文學經典來幫助神學院的學生理解福音事工的呼召。要幫助神學生預備成爲牧師,還有什麼比閱讀討論名著中的精彩故事更好(或更讓人愉快)的呢?

最後,我夢寐以求的事情終於實現了,我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的一個小型牧師博士研討會上教授這個課程,課程名爲「世界文學中的教牧事工」。後來,我與父親利蘭·萊肯和好友託德·威爾遜合作,寫了一本小書,名爲《經典文學中的牧師》,書中就提到了我上面提到的一些小說。

通過這一系列短文——其中一部分摘自我在書中關於《基列家書》的章節——我重溫這部我最喜歡的小說。本文目的是希望你讀過這部傑出的作品,會更想去閱讀其他類似的書。

你遇到的牧者

對牧師和從事任何形式的福音事工的基督徒來說,讀優秀文學作品至關重要。原因有很多,但這個原因最關鍵:偉大的文學作品會滋養你的靈魂。正如查爾斯·奧斯古德(Charles Osgood)在他的《詩:恩典的管道》(Poetry as a Means of Grace)所提到的,文學作品「在見識、智識、道德、屬靈層面擴展我們的思想;讓我們更有憐憫心;觀察力更加敏銳;糾正我們對所有事物的評價。」

那些以牧師(或神父)爲主人公的偉大文學作品,的確對事工的人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這些作品拓展了我們教牧事工的視野,提出在事奉過程中出現的道德問題,並幫助找到解決辦法。它們讓我們對有需要的人更加關心,也揭露哪些地方會遇到試探,甚至還能糾正事工中那些不完全討神喜悅的方方面面。

以牧師爲主人公的小說爲讀者刻畫出了栩栩如生的牧師形像,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些主人公分爲好幾種類型。有忠心的牧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多,不過還是有一些。更多故事裡的牧師是不折不扣的罪人。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紅字》開頭那個犯了姦淫罪的牧師。但亞瑟-丁梅斯代爾只是美國文學作品中一長串墮落牧師中的第一位。無論是貪婪、慾望還是虛僞,人們幾乎可以通過美國文學中的牧師追溯到美國文化的道德淪喪。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將牧師描寫成供人取笑的喜劇人物。今天,我們熟悉的這類人物通常是電影和電視情景喜劇中出現的無能、迂腐的神職人員。但在美國文學中,拿牧師來開涮的傳統由來已久。19 世紀的一個突出例子是歐文·布朗(Irving Browne)的戲劇《我們最好的社會》(Our Best Society)中的「奶油奶酪」牧師(Reverend Cream Cheese),他是法國胡格諾傳教士「奶油奶酪」(Crème de la Crème)的後裔,接替了「多音節博士」(Dr.Polysyllable)的講壇!

令人欣慰的是,許多最好的牧師小說都全面細緻地描寫了牧師。在這些作品裡,我們看到牧師或神父忠心回應神的呼召,小說也不迴避他們在服事中的困難掙扎,以及性格上的許多缺陷。這些小說中的牧師說明了芭芭拉·布朗·泰勒(Barbara Brown Taylor)從她的導師那裡學到的寶貴功課:

被按立爲牧者並不等於說你就能完美地事奉神了,只是表明你在公開地事奉神,讓別人通過你的起起伏伏學到各種教訓。你可能並不比別人壞到哪裡去,也不比別人好到哪裡去,但你必須要讓人看到你,你必須要讓他們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從這本書開始

《基列家書》的主人公約翰·埃姆斯牧師(Reverend John Ames)沒有完美地事奉神,但他的確是以一種可以被看到的方式事奉神。瑪麗蓮對這位可敬的牧師的多方位描述讓我們看到他是怎樣一個人。一方面,他滿懷熱情地宣講福音;另一方面,他又因爲自己沒有把神話語大能的力量完全釋放出來而沮喪不已。他對神呼召他去服事的這一群人滿懷同情,但同時,對這些實在是愛不起來的迷途羔羊,他糾結萬分。約翰牧師讓我們看到教牧事工那些最美好、最艱難的部分。

希望這篇導言能讓你開始讀《基列家書》,瑪麗蓮·羅賓遜筆下的埃姆斯牧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他的生命和服事教給我們寶貴的功課。這是一本虛構的回憶錄,作者恰如其分地沒有列出章節,爲的是與這種文學形式保持一致。讀者經歷的是主人公的意識流,而不是構思縝密的情節。以後,我將按照各種主題而不是按順序或情節來討論。

小說如此的結構,讓我們很難知道如何將《基列家書》分成適當的部分來閱讀。對於第一部分,我的建議是至少讀到第 17 頁。很快羅賓遜的文筆就會深深吸引你,讓你手不釋卷。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Gilead: A Novel View of Pastoral Ministry.

Philip G. Ryken(菲利普·G·萊肯 )(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神學碩士;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是伊利諾伊州惠頓市惠頓大學的校長,也是福音聯盟的理事會成員。他著有 50 多本書,包括《像耶穌那樣去愛》(Loving the Way Jesus Loves)。他和妻子麗莎有五個孩子和兩個孫子。
標籤
牧師
書評
小說
基列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