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恩典、打拼、亞洲文化
2024-07-04
—— Heidi Tai

不管是書架上還是手機裡,滿眼看去,到處都是各種催促著我們要「做得更多!更好!」的內容。媒體網紅、人生教練都在鼓勵「奮鬥文化」(Hurry and Hustle),他們拍著胸脯斬釘截鐵地告訴你,夢想必會成真。對自己狠一點,愛自己多一點,再加上會打拼,你就能做人生贏家……然而,真是如此嗎?

學會奮鬥

我從來不知道沒有拼搏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也許這是因爲我的小王國是由移民和難民的汗水澆築而成,他們帶著破碎的心,滿口袋的夢想逃離故土,默默下定決心,要在新天地裡打下根基,於是他們幹那些沒人幹的活兒,省吃儉用,爲我的出人頭地鋪平了道路。我的道德觀受到了祖母佛教傳統的影響。我以爲,這輩子的苦難是上輩子做惡事的報應,我一定要謹小慎微,否則下輩子可能會投胎變成骯髒的蟑螂。

回顧我的成長,我意識到這種要求「更多、更好」並非是現代人獨有的精神。我家幾代人都想擺脫貧困、內疚、羞恥,這樣的文化背景自然而然地養成了一種深入骨髓的價值觀。父輩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從捉襟見肘到綽有餘裕,他們的榜樣激發了我努力拼搏,有朝一日也能自給自足:只有我才能爲自己的幸福和救贖負責......所以永遠不要停止奮鬥。

不再打拼:用翻轉生命的恩典代替改善自我的奮鬥(When Strivings Cease: Replacing the Gospel of Self-Impr ovement With the Gospel of Life-Transforming Grace

周雨柔(Ruth Chou Simons)

世人用成就、表現、他人的認可來衡量自己,周雨柔深諳此道。作爲在兩種文化裡成長起來的台灣移民,周雨柔竭盡全力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直到她真正明白這個改變了一切的道理:恩慈的神賜給她豐盛的恩典,儘管她是如此的不配。

一起來看看,神的恩典和眷顧如何將我們從追逐認可,追逐關愛中解脫出來。

托馬斯·納爾遜出版社(Thomas Nelson),224 頁。

叫我們安息的恩典

周雨柔的《不再打拼》讓讀者看到,除了自給自足、自我改善之外,還有一種選擇。她用自己的故事幫助讀者理解聖經,邀請讀者「用翻轉生命的恩典代替改善自我的奮鬥」。這本書不會讓你感到內疚,讓你覺得需要證明自己而更加忙碌。它溫和地提醒你,要安息在恩典的福音中:神應許的救贖,祂的接納,與你的表現、你的行爲無關。

周雨柔的話很有衝擊力,因爲她的父輩也是台灣過來的移民。她的故事說出了我們這些在第三種文化下長大的人的心裡話,我們生活在兩種文化之下,竭盡全力,試圖找到接納,歸屬。

有一章,雨柔用細膩的筆法描寫了她的出身,讓我情不自禁淚流滿面,因爲她巧妙地揭示了我努力的原因。以下是摘錄的文字:

我來自一個我不認識的故鄉

我來自祕密、期望、不讓任何人失望。

我來自另一種個人主義,那裡男孩子受青睞,女孩子戰戰兢兢,總要證明自己。

我來自富有、夢想、內疚、懼怕。

我來自一個小紅包,我是如此卑微,連名字都配不上寫在紅包上。

雨柔的故事包括了炒飯」「面子」、到追求全優,這些富有東亞特色的故事體現出這種成功至上的榮辱文化迫使她不得不非常努力。雨柔承認,她一直在努力爭取他人的認可,這意味著她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永遠陷在『更多、更好』的怪圈中……要麼在失敗中放棄。」我曾是「虎爸的模範女兒」,深知這兩種選擇的苦澀。一旦我把努力與認可聯繫起來,失敗對我來說,就比死亡還要可怕。這種活法真的好累。

恩典奇異在哪裡?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雨柔邀請讀者反思,我們的成長經歷或文化視角是否扭曲了我們對恩典的理解,福音是否成了自我改善的柺杖。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與神的關係主要是懼怕和努力,還是信心和順服?

也許我們相信自己靠著恩典得救,但與神繼續保持關係仍然需要自己去爭取。又或者,我們認爲恩典是個公式,照著這個公式就可以逃避懲罰,免去苛刻天父對我們的不認可。雨柔解釋說,如果我們是這樣看待福音的,那麼它其實與世俗的自我改善沒有什麼區別,而自我改善最終將讓人精疲力竭。畢竟,如果努力拼搏才能找到神,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做得足夠了呢?

關係的禮物

那麼,究竟什麼是「恩典的福音」?它與提倡奮鬥和自我完善有何不同?在本書第二部分,雨柔解釋說,恩典「翻轉生命」,因爲它將人從罪中釋放出來,與神建立關係。如果我把神比作一個「虎爸」,只有表現好才能贏得祂的愛,那麼我就會不斷努力,把獎盃帶回家;或者躲在羞愧和失敗中。然而,恩典的福音提醒我們,我們屬於天父,不管我們有沒有成就,祂都應許:要拯救我們,還要和我們建立關係。

雨柔讓我明白,我的自我價值在「太讓人高興了」和「太讓人失望了」這兩個標籤之間搖擺,但神的國度卻將神的兒女歸到永恆的一類:被揀選的。用她的話說,「神不僅僅是容忍我們,祂愛極了我們;神不僅僅赦免了我們,還讓我們成了祂的孩子。」恩典的福音不僅僅是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神耗盡心血,確保我們成爲祂親愛的孩子。

真正白白的禮物

此外,雨柔還強調恩典是白白的禮物。「紅包」提醒我們欠下的人情,但是,天父的慷慨無需償還。雨柔指出浪子故事中的老父親,眼巴巴地等著悖逆的兒子回心轉意,兒子終於回來了,即使他離家還有好大一段路,老父親依然衝上去迎接他(路 15:11-32)——儘管這樣做會讓老父親在眾人面前蒙羞。雨柔寫道:

姊妹們,根治我們習慣打拼的辦法......是張開雙臂,順服神的擁抱,祂爲我們承受了恥辱,讓我們配得祂的饒恕和愛。注意,我沒有說「我們靠著自己的能力,得到神的饒恕和愛。」浪子的老父親並不是發現自己的兒子突然變得有多好——老父親向眾人宣告,這就是他的兒子。他情願遭眾人恥笑,爲的是自己的兒子免受羞辱。

雨柔在這裡並不是提倡躺平。神依然呼召我們去寬恕,去行善,但我們的出發點應該是感恩而不是內疚。因爲如果我們必須不斷地「用聖潔的奉獻來回報恩典」,就依然有一種欠債人的負罪感在作祟,我們依然在努力與神和好。這種心態最終會讓我們無法「榮耀上帝,永遠享受祂」,然而,恰恰是後者這種態度反映了一種如小孩子般的感恩之心,他們樂於與慈愛的天父建立關係。

無以回報的禮物

疫情期間,我染上了新冠,媽媽命令我立即臥床休息。我不但沒有感激她的幫助,反而爲給她增加負擔感到內疚。每次她送飯送菜到家門口,我總是止不住地又是道歉,又是感謝。爲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我送給媽媽一張按摩券。她很不耐煩地說道:「哎呀!不用了!你是我女兒,我當然會照顧你!」

染新冠的這週很痛苦,我氣力全無,媽媽的話讓我看到了恩典的福音。我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值得她幫助的事,但她出現了,因爲我是她的女兒。她是我媽媽,單單這點就足以讓任何試圖回報的想法顯得荒謬可笑!她愛我,因爲我是她的孩子。

《不再打拼》邀請我們反思與神的關係,沉浸在祂的恩典中。這本書重新點燃了我對福音的熱愛,並及時提醒我,無論有沒有獎盃,我都屬於天父,祂以恩典歡迎我回家。

首次發表於heidi.tai,經授權編輯。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澳大利亞英文網站:Grace,Strivings and Asian Culture.

Heidi Tai(黃麗瓊)是一位澳大利亞亞裔作家。黃麗瓊和丈夫米奇(Mickey)一起建立了布里斯班護理教會(Providence Church Brisbane)。她在 www.heiditai.com 分享有關生活、信仰和文化的故事。
標籤
恩典
亞洲文化
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