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引誘我們女兒的跨性別熱潮
書評:《不可逆轉的傷害:引誘我們女兒的跨性別熱潮》
2023-08-15
—— Sharon James

1518 年,「跳舞狂潮」("Dancing mania")襲擊了斯特拉斯堡,一些人跳舞跳到精疲力竭而死。1962 年,東非許多兒童患上了「大笑傳染病」("laughter epidemic"),14 所學校暫時關門。20 世紀 80 年代,青少年厭食症流行。社會傳染病(Social contagions)是一種歷史現象,而「狂潮」(crazes)則是指一個社會學的範疇。

跨性別狂潮正在席捲西方,勢頭之猛令人震驚,對青少年尤其如此。在美國,接受「性別治療」的人數增加了十倍以上,在英國增加了三十倍以上。其他西方國家的診所也報告了類似的增長。

《不可逆轉的傷害:引誘我們女兒的跨性別熱潮》Irreversible Damage: The Transgender Craze Seducing Our Daughters)是一位記者對青春期少女自述的性別焦慮症激增的原因進行的調查。作者亞比該·夏勒(Abigail Shrier)是《華爾街日報》的撰稿人,本書研究女孩們過渡到青春期時所處的文化背景,並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感不安、矇騙這一代人的意識形態。 

美國亞馬遜網站這樣介紹這本書:

《不可逆轉的傷害:引誘我們女兒的跨性別熱潮》

亞比該·夏勒 著

幾年前,性別焦慮症——對自己生理性別的嚴重不適——還非常罕見。只有不到0.01%的人才有這樣的症狀,一般是少兒,而且幾乎只困擾男性。但如今,在全國各地的大學、高中甚至初中,都有一大群女性以「跨性別者」的身份出現。在聽到演講者在學校集會上分享的出櫃故事,或發現互聯網上的「跨性別網紅」社區之前,她們從未對自己的生理性別感到任何不適。毫無防備的父母一夜之間醒來,發現自己的女兒被油管跨性別網紅、「性別肯定」教育家和治療師洗腦,他們催促年輕女孩做出改變一生的決定,包括醫學上不必要的雙乳切除術和可能導致永久性不孕的青春期阻斷劑。

Regnery出版社,276頁。

焦慮與身份認同

大多數青少年都會有一段時期感覺不安全,覺得自己笨拙尷尬。但如今,許多孩子受到他人影響,將這些自然的感受解釋爲性別焦慮症的症狀。此外,很多性教育「粗俗、露骨、激進」(68頁),鼓勵過早的性化。接觸到色情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而這些色情製品中的女性都是貶低羞辱的角色(153-54頁)。青春期的女孩會焦慮,這可以理解。如果她們不符合芭比娃娃的形像,就可能會認爲自己做不好女人(196頁)。但即使她們形像很好,也可能會十分反感這種將女人性化的宣傳。

社交媒體讓女孩永遠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她們受歡迎程度(或不受歡迎程度)與有多少人點讚相關,這個數字在眾目睽睽之下一覽無餘,這就更讓她們感覺自己缺點什麼。在與其中一些女孩交談後,夏勒觀察到「她們像逃離火災現場一樣地逃離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們只想離開,卻不知道去往哪裡」(7頁)。一個常見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不想成爲男人。我只知道我不想做女孩」(8頁)。

正如夏勒的分析顯示,後女權主義世界的性別歧視並不比前者少,只不過更加隱蔽而已。如果女孩子不喜歡大眾文化追捧的那種超級性感女性形像,文化風氣的影響會讓她們會覺得自己根本不是真正的女性。激進的教育工作者、帶有政治偏見的心理治療師和強勢的醫生更是進一步地加劇了這種新壓迫。

再加上網紅,那些因變性一舉成名的人。他們在脆弱的青少年面前炫耀,讓她們以爲自己也可以如此風靡天下。所有這一切加在一起,一代年輕女性在意識形態和技術的塑造下,試圖通過逃離自己的身體來解決情緒上的困擾。

顛覆父母

夏勒花時間採訪了上述的每一類人:教師、醫生、變性心理治療師和網紅。她發現許多美國學校都提倡「性別肯定」:「唯一的規則就是必須徹底摒棄性二元論」(67頁)。LGBT性教育打著反霸凌(71頁)的旗號悄悄地混進了校園,將性別流動、無性或非二元性別正常化(68頁)。

一位教師向夏勒解釋說:「孩子進入公立學校後,家長的權利就到此爲止」(75頁)。這些教育工作者認爲家長是「霸凌者,對性別理論、酷兒理論一無所知」(77頁)。他們帶著懷疑的眼光看待有宗教信仰的父母。他們認爲「利用宗教信仰來強迫他人遵守僵化的性別角色」是精神虐待(76頁)。

夏勒還採訪了一些父母,他們中許多人都感到困惑不解,自己的掌上明珠似乎在一夜之間變得敵意十足、性情孤僻,要求自己被當成男孩看待。即使是最前衛的父母,通常也不願意看到女兒開始接受不可逆轉的改變命運之治療。

當一群一群的朋友們同時公開自己是轉性別者時,常識告訴父母們,這當中肯定有問題。

許多家長告訴夏勒,中學、大學與這些女孩串通一氣,在沒有家長參與或同意的情況下肯定她們的身份甚至爲她們提供治療,家長非常震驚。失去了自己的女兒,他們心碎不已。 但這些女孩子卻眾口一詞,說父母的不同意見是無知偏執,而且危險。專家告訴許多家長,如果他們不肯定孩子的身份認同,她一定會自殺(49-52頁)。

夏勒分別採訪了提倡和反對身份肯定的教育工作者,反對者中有許多人因質疑青春期阻斷劑或「束胸」(通過物理方法阻礙乳房生長)的做法被開除,他們事業名譽都受到打擊。她還採訪了一些做了變性手術後又後悔的女孩子。其中一位說,她之前進入的支持轉性別的網上世界是一個「邪教組織」,「因爲在裡面,你會以假爲真, 以真爲假」(188頁)。

正是這些後悔者的證詞爲未來帶來了一些希望。2020 年 12 月(本書出版後),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院的法官裁定,16 歲以下的兒童不可能同意接受青春期阻斷藥物治療。

對那些後悔接受激素治療的人而言,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判決爲他們日後對臨床過失索賠開闢了道路,法官們認爲激素治療是「試驗性的」,跨性別激素會產生終身不可逆轉的後果。該判決有效地證實了夏勒的擔憂,並提供了一個法律先例,有助於制定英格蘭和威爾士以外司法管轄區的政策。

逆流而上

家長、青少年工作者、牧師和教師都會從《不可逆轉的傷害》中受益。夏勒以通俗易懂的新聞報導風格,記錄了意識形態對兒童、婦女和家庭幸福的嚴重威脅。最後,她向家長們提出了七條實用建議(212-18頁)。

除了敦促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權力讓給活動家或教育家之外,夏勒還呼籲父母不要讓孩子毫無限制地任意使用互聯網。基督徒家庭要想在這股意識形態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就必須積極思考技術在培養孩子的思想和慾望方面所起的作用。

夏勒的擔憂會引起基督徒讀者的共鳴,然而她並不是從聖經的基礎出發看待這個問題,因此,對於這種正在浮出水面的身份認同危機, 她並沒有最終的答案。爲了知道我們是誰,我們必須了解我們的造物主,祂是如何設計我們的, 這些都可以通過自然界和祂的話語揭示給我們。

聖經告訴我們,生活之所以艱難,是因爲罪破壞了我們與上帝、他人以及與自身的關係。耶穌要我們不是通過傷害自己的身體來找到我們的真實身份,而是通過了解造物主,接受祂的救贖恩典。

讀完這本書後,基督徒會強烈地感到需要懇切禱告,還要採取行動。抵制性別意識形態的錯誤主張是保護兒童的當務之急。夏勒敦促父母教導女孩,成爲女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217-18頁)。但是,作爲基督徒,我們對上帝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啓示和在聖言中的特殊啓示都充滿信心。相比起非基督徒而言,我們更能抵制這些虛假的謊言。我們可以告訴這個困惑破碎的世界,珍惜上帝對人類的美好設計,不管是男是女。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Transgender Craze Seducing Our Daughters

Sharon James(雪隆·詹姆士)曾在劍橋大學學習歷史,她道學碩士畢業於多倫多浸信會神學院,博士畢業於威爾士大學。她著有多本關於基督教歷史的書籍,目前在基督教協會(The Christian Institute)工作。
標籤
書評
變性
身份認知
轉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