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書評:斯蒂芬·貝克豪斯所著《克爾凱郭爾:煢煢孑立》
2022-11-10
—— Nicola Naoum

「我真正需要的是弄清楚我要做什麼......重要的是找到我的目的,弄清楚神到底希望我做什麼;最關鍵的是找到對我來說是真理的真理,找到我願意爲之生活和死亡的信念....,如果基督信仰對我和我的生活沒有更深的意義,那麼能夠講清楚基督教的意義、能夠解釋許多具體的觀點,對我又有什麼用呢?」

—— 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在他最早的一篇日記中,1835年。

斯蒂芬·貝克豪斯爲不斷發展的名人研究書庫增添了另一本書,他的這本著作旨在幫助讀者了解索倫·克爾凱郭爾的品格和思想。斯蒂芬通過他的這本新書《克爾凱郭爾:煢煢孑立》(Kierkegaard: A Single Life)爲這一話題做出了非常寶貴的貢獻,該書出版於2016年。

這本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所佔篇幅較大,基本上是克爾凱郭爾的傳記;第二部分則對克爾凱郭爾所著的每一本書做了簡介,這一部分既可以作爲傳記的附錄來閱讀,也可以根據讀者的需要進行查閱/參考。

傳記部分對克爾凱郭爾的生活進行了出色的、徹底的和具有歷史客觀性的描述。各章是按主題(如「有爭議的生活」、「學校」、「家庭」)而不是按時間組織的。正因如此,該書的敘述有時並不完全按時間順序,儘管它盡量避免在兩個主題裡都重複同一個具體細節。

在後半部分,貝克豪斯對克爾凱郭爾的每一部作品都用了大約兩頁的篇幅來作出概述。這些簡短描述的侷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因爲要試圖囊括克爾凱郭爾所要傳達的所有東西,即便花幾百頁也很難。然而在我看來,對於一本旨在向初識克爾凱郭爾的新手讀者介紹克爾凱郭爾及其著作的書來說,這些概述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可以吸引讀者想要去了解更多。此外,克爾凱郭爾的讀者也意識到,透過概述這種二手信息來了解克爾凱郭爾的著作是不夠的。貝克豪斯自己也說,這些概述是他自己的解釋,但「你必須閱讀原作,自己解讀」。

貝克豪斯說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讓克爾凱郭爾和他的著作更容易被「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所接受。貝克豪斯的這本書可讀性非常強,我自己也屬於這個目標群體(雖然過去曾寫過兩篇關於克爾凱郭爾的小論文),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價值。任何讀過克爾凱郭爾的人都會告訴你,他不是一個容易理解的作家,任何對理解這位作者的動機、背景、生活狀況和選擇的幫助都是寶貴的。這本書提供了這種幫助。誠然,正如貝克豪斯所意識到的,在某些時候,大量的歷史、技術細節有可能拖慢讀者的閱讀速度;但最終,這種小小的代價是值得的。

這本書對目標讀者以外的人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那些不認識神的人。該書是基督真理改變生命力量的有力見證,而且是在索倫·克爾凱郭爾迷人的、發人深省的生活背景下。它也將爲想要開始或繼續更嚴格地研究克爾凱郭爾的學生或學者提供服務。雖然有其他關於克爾凱郭爾的傳記,但這本書很容易消化,是對他的生活和背景的一個很好的傳記介紹,爲讀者了解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礎。

一本描述十九世紀丹麥人的生活和思想的書,對我們2017年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基督徒來說,可能有什麼意義?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克爾凱郭爾反對制度和機構;在他的時代,這被理解爲「對基督國度的攻擊」(注意克爾凱郭爾的動機不是要摧毀教會,而是要潔淨教會)。正是這種思想支撐著他對教會和國家間關係的尖銳意見。克爾凱郭爾這樣評價和他同時代的牧師格倫特維格(Grundtvig):「格倫特維格關於國籍的廢話也是向著異教的倒退......基督信仰想要摒棄的正是異教的民族神化!」納粹德國也許是我們把教會和國家聯繫起來的最糟糕的例子;難怪朋霍費爾深受克爾凱郭爾著作的影響。(貝克豪斯)。

雖然把教會和國家過度綁定不是我們目前的問題,但如果我們考慮克爾凱郭爾的基本思想,可能仍然有一些相關性。克爾凱郭爾反對制度,因爲他認爲制度天生就是非人性的,它們非人性是因爲它們忽略了單一的個體,而單一的個體對於克爾凱郭爾的思維建構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個人不能通過一個系統與上帝發生關係;它必須在自身內部完全適應真理(並且完全成爲真理)。這些思想是克爾凱郭爾贏得「存在主義之父」這一稱號的原因。

作爲教會(如果你願意的話,教會「體制」)的成員,我們在這裡要注意一些事情。我們需要鼓勵成爲「單一個體」——即繼續在神那裡而不是在我們創造的體制(包括從體制而生出來的共同體)裡找到安全感、意義和身份的個體。我們可能會在嘴上說,我們鼓勵個人在神那裡找到這些東西;但我們的行動和我們運行體制的方式是否也是這樣?我們的體制是否反而不鼓勵個人在上帝那裡尋找這些東西,因爲我們的體制不容忍那些不從他們那裡獲得安全感、意義或身份的個人?換句話說,我們的體制是否孤立/排斥(或去人性化)那些不同的人?那些「他者」(這是最近流行的神學術語)?

克爾凱郭爾寫了一本書,叫做《愛的作爲》,寫的是愛自己的鄰居。他認爲,真正愛任何人的唯一方法是把「一個人當作人並且服事他,而不是因爲他們可能屬於的任何團體或人群」(貝克豪斯)。這與我們從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章)中學到的一致。我們必須停止愛那些只在我們體制內的人。如果我們不改變這一點,我們就會創造出決定誰是/誰不是我們鄰舍的界限,讓我們自己來決定應該愛誰和有理由不愛誰。

最健康的基督教團體將由一群在基督裡找到安全感、意義和身份的人(「單一個體」)組成,而不是在我們自己創造(和劃定)的團體中找到安全感、意義和身份的人。

最後,克爾凱郭爾寫到了這些話:「但是,具體而言,神想要什麼?他要的是能夠讚美、崇拜、敬拜和感謝他的靈魂。」總之,如果這本書有助於向你介紹克爾凱郭爾的更多著作,它就達到了一個美妙的目的。爲此,我向你強烈推薦這本書。


譯:DeepL;校:SMH。原文刊載於澳大利亞福音聯盟網站:Review of 'Kierkegaard: A Single Life' by Stephen Backhouse

Nicola Naoum(尼科拉·瑙姆)是一位住在澳大利亞珀斯(Perth)的姊妹,她喜歡思考、閱讀和與人打交道。
標籤
傳記
克爾凱郭爾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