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書評:格雷格·盧金諾夫 與 喬納森·海特 合著《嬌慣的心靈》
2024-07-12
—— Tim Thorburn

「所有年輕人都如此莽撞衝動,未來若是要靠今天這些不務正業的青年,我對未來不抱任何指望。」

猜猜這句對年輕人大發牢騷的話是誰說的?在 21 世紀的澳大利亞,這句話聽起來很現代,然而,它實際上出自公元前 8 世紀的希臘詩人赫西俄德(Hesiod)之口!年輕人讓我們抓狂,讓我們提心吊膽,這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且,你也知道,我(作爲一個年紀夠老的白種男人)當然會以批評當代年輕人爲己任。至於我們這一代人,不管是加劇全球變暖、引發金融風暴,還是登月行動,我們當然什麼都沒做錯。

美國亞馬遜網站這樣介紹本書:

《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格雷格·盧金諾夫(Greg Lukianoff)與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合著

在本書中,言論自由運動家格雷格·盧金諾夫和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對「安全主義」(safetyism)這一新的文化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

盧金諾夫和海特從偏執狂家長帶來的後果、學生焦慮和抑鬱的不斷增加以及新正義觀的興起等方面入手,認爲保護年輕人的意圖是好的,但卻被誤導了,這正在損害他們的發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的運作,甚至民主本身。

企鵝出版集團(Penguin Press)出版,352 頁。中譯本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527 頁。

我們自然而然地假設,自己的成長過程都受到了正確的影響。我們必須爲自己的信仰抗爭,所以我們學會了爭辯、說服(自己)、特立獨行。我們知道不能相信感覺,所以我們表面上榮辱不驚、泰然自若,儘管心已經碎了一地。但是如果我要把這些講給現在的年輕人聽,他們絕不會相信!

但是,這一代年輕人真的比他們的前輩更糟嗎?我們給他們貼上了「Z 世代」或「i 世代」的標籤,儘管他們看自己很普通。不管是什麼標籤,如果我們想成功地讓年輕人相信耶穌,鼓勵他們勇敢地過信仰生活,像我這樣的老傢伙就該注意了。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維度而不自知,就會像黑夜中航行的船隻,與他們擦肩而過。

格雷格·盧金諾夫與喬納森·海特合著的《嬌慣的心靈》一書對我理解 i 世代有很大幫助,本書英文版的副標題是《「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直譯:好心腸、壞主意如何讓一代人走向失敗)。從書名和副標題可以看出,作者與赫西俄德有很多共同之處。

鉅變

這兩位作者都是學者:一位是致力於倡導言論自由的律師,另一位是致力於認知行爲療法的社會心理學家——他們給 2015 年前後美國大學的學生群體文化中所發生的鉅變敲響了警鐘。我們現在給這種鉅變貼上了「取消文化」和「身份政治」這樣的標籤——這種強烈的行動主義試圖封殺發言者,壓制那些具有攻擊性或有害的觀點。兩位作者認爲,這種激進主義的另一面是脆弱,極度缺乏應變能力。他們認爲,i 世代被「捧在手心太久了」(coddled,coddle 是指溺愛或過度保護)——這個詞令人回味無窮,我一下子就被書名吸引住了。

本書的目的是描述這種脆弱文化的症狀,解釋其起源,並提出一些解決方案。根據我對澳大利亞大學生的有限經驗和分析,兩位作者所說的十分有道理。本書圍繞一個中心論點展開,即在 i 世代(尤其是來自中上層階級的)中,非常受「三大謬誤」(Great Untruths)的影響。它們分別是(以下有劇透):

  1. 脆弱謬誤:那些殺不死你的,會讓你更脆弱
  2. 情緒推理謬誤:永遠信任你的感覺。
  3. 「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作者顯然認爲這些都是謊言,或者說這種說法並不是對人類普遍現實的真實描述。我與他們的看法基本一致。他們這樣認爲的理由是,心理學研究從經驗上證明了這一點。我也認爲它們是謊言,但我依據的是神學,人的智慧能看到這點,我一點都不吃驚。

好心辦壞事

對我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尤其體現在他們講述的故事上。故事對我很有幫助,它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從神學角度深刻理解人性,美好的願望很容易達成相反的目標。他們提到的一個例子是,在 i 世代還小的時候,大家都害怕陌生人登堂入室,這成了主流看法。儘管有很多反駁的證據,但家長們還是堅信,對於孩子來說,街道很危險。無人看管的玩耍遭到了禁止,家長成了「直升機」,繞著孩子轉。你猜怎麼著?孩子變得更害怕了。他們變得更加脆弱,更加焦慮,無法應對想像中的危險。作者記錄了 i 世代心理問題激增。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問題需要解釋,而(在我這個外行看來)作者似乎有一些很好的解釋。

如果這本書的目的是要改變那些倡導取消文化的人的思想和行爲,我懷疑它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作者會(而且已經)發現自己因爲這本書而被許多地方下架。對這些人來說,建議的治療方法遠比疾病更糟糕。但對於像我這樣對文化擔憂的人來說,這本書令人信服,相當有用。

事工材料

本書爲我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讓我開展深入的思考,更好地在澳大利亞的大學生中開展福音事工。我渴望將福音真理、救贖與西方年輕人的生活、經歷、內心世界聯繫起來,這本書爲我提供了一扇了解他們心靈的窗戶。路加諾夫和海德特解釋了年輕人對公義的渴望是如何塑造i世代文化的;同時,他們也解釋了很多時候,這種對正義的渴望產生了遠非正義的東西。作者論述周詳,指出(保守派)將社會的核心問題——如文化馬克思主義——說成是左派的巨大陰謀,這未免太過簡化了。 作者或許有些天真,將這些文化轉變的所有驅動因素都視爲滿懷「善意」的,似乎其中不存在任何私利或權力博弈。

作者提出了解決方案,但由於兩人都不是信徒,他們的解決方案純粹是實用主義的。他們建議學生要敢於冒險,學習承受壓力;採用認知行爲療法來抵消情緒化的推理;採用實證數據來對抗「我們與他們」的兩極分化。

但我想大聲疾呼,這些務實的解決方案雖然有益且明智,卻無法解決取消文化和年輕人焦慮的深層原因。

  • 公義不會因媒體封殺或重上媒體而得到彰顯。只有主耶穌公正,全知全能的審判,才能匡扶正義。(如詩 98:9)。
  • 世界不斷衝擊我們的情感,即使我們變得更抗壓,也不會覺得安全。宇宙的主宰在祂的兒子裡愛了我們,我們因信稱義,在神的懷抱裡找到絕對的安全。 (如羅 8:37)

因此,對於 i 世代的傳道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些精彩的見解。但是,只有耶穌的福音才能帶來持久的盼望。

傳道人會覺得很有用

最後,本書爲傳道人提供了大量的說明材料,它也大量引用學術研究來支持其論證。書中講述的故事說明了他們所分析和批判的文化。作者們以非學術界人士易於理解的方式分享了他們的思考過程。他們還做了一件好事:沒有花太多篇幅在故事或統計數字上,盡量避免講述帶有偏見的片面故事(至少看起來他們是這樣做的)。我希望我在講述故事、列舉數字時也能如此誠實。

這並非一本開創性的著作,它不會爲未來的討論設定框架,也不會改變世界對某一重要主題的思考方式(例如泰勒的《世俗時代》),但它是一本重要的著作,因爲它描述並說明了當今年輕人文化中一個不可避免的重要現實。爲了他們,我認爲這本書值得一讀。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澳大利亞英文網站:Review: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by Jonathan Haidt.

Tim Thorburn(蒂姆·索本)在珀斯的澳大利亞福音派學生團契(Australian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s)任職,並擔任珀斯福音夥伴關係(Perth Gospel Partnership)的執行董事。在接受福音事工再培訓之前,他曾是一名工程師。羅斯瑪麗(Rosemary)是他的生活和事工夥伴,他們有兩個成年子女。
標籤
書評
抵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