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信條》(The Secular Creed)一書中,麗貝卡·麥克勞林概述了當代社會提出的五項主張,它們構成了我們許多世俗鄰舍的信仰告白。由於神呼召我們生活在具有不同背景和信仰的鄰舍與朋友中間,並呼召我們愛他們、帶領他們認識耶穌基督的救贖,所以基督徒群體必須學習與這些主張互動。
本書幫助我們深入研究社會所面臨的一些關鍵論點,並展示了這些當代爭議如何使我們回到對兩千年前賜給我們的《聖經》中所教導的愛、憐憫、尊嚴和正義這一堅如磐石的基礎需要。
麥克勞林大膽地探討了我們在家人聚會中別人告訴我們要避免的敏感話題。她以智識上的精確和真正的謙遜,爲我們樹立了如何以優雅和真實的態度對待反對觀點。她的章節圍繞著五個主張展開,這些主張已經開始出現在美國各城市的我們鄰舍門前的草坪廣告牌上。
第一,「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麥克勞林一開始就要求讀者考慮基督徒應該如何與「黑人的命也是命」這樣的主張互動(6頁),提醒我們在所有的上帝話語中——從創世記的開頭到約翰所寫下的末尾,我們看到上帝的「多種族心跳」(13頁)。她鼓勵我們仔細分辨「黑人的命也是命」背後的組織還主張著一些我們不能認同的東西,以及這個口號本身所說、聖經也認同的黑人生命的確對耶穌而言大有價值這一真理。
第二,「愛就是愛」("Love Is Love")。
接下來,麥克勞林探討了「愛就是愛」這一普遍存在的論點。這個口號強化了這樣的觀點:任何人對愛的定義都有效。麥克勞林不是僅僅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而是描繪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畫面,並提供了一個替代性問題。與其讓我們的主觀認識來定義「什麼是愛」,麥克勞林說我們應該問「誰是愛?」答案是,只有神。然後她展示了我們對歸屬感的尋求是如何正確和美好。事實上,我們是爲一種聯合而生的,這種聯合比我們在同性或異性婚姻中發現的更深、更美。「基督徒婚姻如果能符合聖經,是耶穌對我們之愛的美麗畫面。但婚姻並不是唯一能表現這樣畫面的地方。」(41頁)麥克勞林提醒我們,在與基督的相交中,在與祂教會的相交中,我們才會得到我們被造和渴望的供應。
第三,「同性婚姻運動是新的民權運動」。
麥克勞林在第三章拒絕了這樣的論點:爲了站在「歷史上正確一邊」——如民權運動——我們必須支持同性婚姻運動。她認爲,性取向問題與種族問題並不對等,因此這種說法是無效的(54頁)。她還大膽地認爲,是「白人基督徒在歷史上未能愛他們的黑人鄰舍」推動了這種主張(43)。她舉了多個例子,說明世俗的觀點與歷史或聖經的真理都不一致。如果沒有造物主的存在,平等、尊嚴和內在價值就沒有意義。「對於支持種族隔離的那些基督徒而言,他們的問題不是聽得太多,而是聽得太少。」(47頁)
第四,「女性權利也是人權」 。
麥克勞林接下來談到主張(墮胎)選擇權的口號,即「女性權利也是人權」,按照社會上許多人的觀點,基督教對女性權利和人權都起到一種消極作用。麥克勞林清楚地舉例說明,聖經、教會和耶穌本人如何重視和尊重女性。然而,她並沒有承認女性權利超越了其他同樣按照上帝的形像被造的其他人權利。如果基督信仰是真的,如果人們確實是按照永生上帝的形像被造的,那麼母親和嬰兒都很重要。(82頁)
第五,「變性女性就是女性」 。
最後,麥克勞克林對「變性女性就是女性」這一觀點做出了回應。與前幾章一樣,她指出了社會所高舉信息中的矛盾。她挑戰讀者了解神的話語,並提出社會用來對抗基督教的許多想法實際上從一開始就來自上帝的話語和上帝的美好計劃中。她舉例說明了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以誠實的方式與那些提出挑戰性問題的人溝通,根據聖經的客觀真理評估他們的主張。麥克勞林在這樣做的同時,還提供了我們在基督裡找到的鼓勵和希望。
由於沒有辦法在處理極其敏感的話題時不冒犯雙方的讀者,麥克勞林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會收到各種反應。儘管有些人可能會對麥克勞林的結論有異議,但這本書對教會的幫助是巨大的。雖然它只論述了五個具體的主張,但對基督教界的價值卻更廣泛。麥克勞林提供了一個例子,說明如何真誠地與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互動,並將聖經作爲我們的最終權威。
我們還從麥克勞林那裡學到了如何以恩典和真理的有益平衡來處理一個敏感問題,這種技巧可以應用於各種情況或問題。也許最重要的是,麥克勞林以謙遜、智慧的誠實來回應當代激烈的主張,這可能會贏得需要耶穌之人的傾聽。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Countering 'Love Is Love' and Other Secular Creeds,作者更長版本的同名書評發表於福音聯盟神學期刊Themelios 7, no. 1 (April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