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情感是得救信心的一部分嗎?
書評:約翰·派博著《什麼是得救信心?》
2022-06-15
—— Harrison Perkins

1987年,喬治·邁克爾(George Michael)宣佈:「我必須有信仰。」由於需要一些時間來擺脫失戀情緒,邁克爾選擇離開了那些情緒,轉而將信仰作爲一種看似冷靜的信任,認爲這是保持情緒健康的一種成功方式。雖然基督徒們會因爲許多原因而不同意邁克爾對信仰的理解,但約翰·派博不會同意信仰是冷靜的、不會帶來任何情感這樣的觀點。在他看來,信仰是「情感的」,不僅與我們的情感有內在聯繫,而且從某些方面來說就是由情感構成的。

派博最近的一本書《什麼是得救信心?再思以基督爲至寶》(What Is Saving Faith?: Reflections on Receiving Christ as a Treasure),試圖定義得救信心,以及它與我們得著耶穌拯救這一經歷之間的關係。派博主張得救信心的「情感」層面,意思是真信心會有一種內在的情感品質,這種情感品質是拯救的必要條件。具體來說,珍愛基督是一種情感上的「信心」,這不是說信心促成了這一情感,而是這一情感本身就是「構成真信心的行爲」之一(64n9)。因此,對基督的愛在基督裡得到飽足,這一情感雖然不完全等同於信心,但卻是得救信心的一個方面。信仰有情感的層面,即以基督爲至寶,是派博在這本書中的主要論點,也是本書評的重點。

美國亞馬遜網站這樣介紹這本書:

《什麼是得救信心?再思以基督爲至寶》

約翰·派博(John Piper)

當人們體驗到真正的得救信心時,情感經歷會是怎麼樣的?約翰·派博認爲,在基督裡的信心除非包括「以基督爲至寶的情感層面」,否則就不能拯救。如果在信靠基督的同時卻不以基督爲至寶,上帝就得不著應得的榮耀。對耶穌基督的得救信心永遠歡迎祂成爲我們至高無上、取之不盡的喜樂泉源。

《什麼是得救信心?再思以基督爲至寶》認爲,一個全部價值都被視爲至寶的救主比一個只因罪得赦免而信靠的救主更有榮耀。這樣,得救信心就達成了神所期待的目標:通過我們在祂身上得滿足,榮耀了完美的基督。

十架路出版社(CROSSWAY),304頁。

派博自己也承認,他這一主要論點有爭議。鑑於他的大部分讀者來自改革宗的傳統,而他又聲稱改革宗對信仰的傳統論述往往基於知識、認同和信心,這是不充分的,需要用情感的維度加以補充,受到批評就毫不令人意外了。既然派博自己也知道有爭議,那麼我反駁他的主要論點就不是一種挑釁而是尊重了。我經常向約翰·派博學習,相信派博不會因爲我盲目接受他的觀點而感到榮幸,他更希望讓聖經的經文來說服我。因此,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恭敬地指出,對於派博所描述的情感是得救信心構成要素這一觀點,我有幾分保留。

爲什麼情感成了必須? 

在深入探討這些保留意見之前,有必要先提出警告。如果派博的書只是主張基督徒要以基督爲至寶,沒有人會對此有異議。或者如果派博斷言的是基督徒必須對基督有日益增長的愛,這也不會有什麼爭議,正如保羅所寫:「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林前16:22)

如果派博的觀點是,以基督爲至寶與得救信心有必然的內在聯繫,那麼除了「阿們」之外沒什麼可說的。信心當然與我們的情感有必然聯繫,情感至少是得救信心的果子和證據。派博的主要論點中值得商榷的是,他認爲情感是得救信心的構成部分,是這樣的情感讓得救的信心真能拯救。

與改革派學說的清算

我的第一個保留意見所關涉的是什麼促使了派博重新理解宗教改革所說信心與情感之間的關係問題。派博所擔憂的指責其實來自宗教改革精神之外的一些運動和思潮,他爲了回應非正統神學所提出的挑戰而修訂宗教改革已經明確的教義,這是沒有必要或者說詭異的做法。

首先,改革宗神學家們已經以一種兼容幷蓄的方式避免了時代論所帶來的「尊主爲大爭議」(dispensationalism’s lordship controversy),認爲它是反傳統的。其次,沒有一個改革宗思想家認爲信心僅僅是罪人用自己的能力所做的決定,好像上帝在有效的呼召和重生中不是掌權的那一位。第三,派博非常擔憂羅伯特·桑德曼(Robert Sandeman)視信心爲對基督工作的「簡單同意」這一觀點,但這一觀點本身也屬於非正統神學,所以對領受宗教改革傳承的基督徒而言沒有吸引力。這一觀點拒絕了基督「歸算」(imputed)的義所帶來的稱義。在這一點上,所有這三個驅動派博思考的問題都在主流的、宗教改革所確立的新教神學之外。

派博對他所關切問題的具體例證只會加重我對他觀點的保留。他回顧了他如何看到許多毒販子和妓女 「接受基督」(141)然後繼續了自己的工作。我想他的意思是他們接受了基督而沒有伴隨著悔改。牧養一個具有宗教改革傳統教會的長老們都不會承認這些認信是真實可靠的。而派博的論述中缺乏對信心真實可靠的鑑別,他的擔憂促使他將情感納入信心本身,但很多牧師和長老長期以來一直認爲,當某人尋求加入教會時,被聖靈更新的生活和情感是評估其信心是否真實的標準之一。

由於派博將「信」這一行爲定義爲信心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信心的效果或結果,所以他所引用的歷史文獻中很少有人支持他的觀點。當然,他們會使用派博所使用的術語,但他們通常把「相信」的情感作爲信心的果效來加以討論。

主要的也是意料之中的例外是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他對信心的看法無疑代表了派博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愛德華茲認爲,愛是信心的核心。「即便是信心,或堅定不移地相信真理,也是從愛的原則中產生的。」

雖然派博批評了他所認爲的愛德華茲神學中一些錯誤的表達,但當他引用愛德華茲的教義時,他不能完全逃避其帶來的困難——他指出一些不同意他的批評者已經提請他注意到的這點(24n11, 283)。

由於試圖大量借鑑愛德華茲注重情感的神學,派博遇到了唯獨因信稱義教義的一系列複雜問題,這正是他在本書中不斷試圖限定和澄清他對稱義理解的原因。那些有可能危及因信稱義的複雜問題包括:對信心的看法接近於信心由稱義之愛所塑造(這是天主教的觀點),將屬於成聖的長進與對基督的信心混爲一談——後者是信心的核心,使不虔不敬之人得以稱義,以及將信心的果子和證據與信心使人得救的要素之間的邊界模糊化——傳統神學認定使人得救的是信心的對象,而不是信心的果效。派博的限定和澄清是否成功,那就超出了本評論的範圍。

審視派博的解經

更重要的是,派博似乎經常把他的情感觀點讀進他對聖經經文的解釋中。關於約翰一書5:1-5所教導的信心勝過世界,派博認爲這意味著信心包括對基督的新情感,這種情感能消除對上帝而不是對世界的順服帶來的重擔。但理解這段經文的一個更直接方法是——如果不引入現代心理學論述的情況下——約翰的意思是,信心勝過了世界,把我們與基督綁定在一起,與基督同釘十字架,這樣,律法作爲得永生的條件客觀上就不再是一個負擔,使我們可以自由地以快樂的感恩之情遵守律法。

派博對希伯來書12:1-3的理解同樣是有問題的,他認爲基督是充滿情感之信心的榜樣。如果喜樂的對象就是信心的對象,我們就成了基督信心的對象,因爲擁有被救贖的子民是基督喜樂的對象。即使撇開基督的信心和我們的信心之間的差異不談,基督肯定也不需要「信」我們。派博的論點也在幾段明確的經文上動搖了。雖然他在結論中引用了哥林多前書13:13,說信心、盼望和愛都存到永恆,但保羅明確說過,愛才是永不止息的(林前13:8)。這三者在今生這個時代存在,但愛是永遠的。這種區別在哥林多後書5:6-9中似乎很清楚,因爲現在我們在主離開我們的世界上靠信心而不是靠眼見生活,這表明信心有一天會讓位於眼見。如果愛是信心的組成部分,就像派博所建議的那樣以基督爲至寶,那麼當信心不再需要的時候,對基督的珍愛也會消失,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派博會拒絕這種暗示,強調愛將繼續存在。但如果以基督爲至寶就是信心的一部分,如果不重新修改論證的整個前提,以不同的方式應用以基督爲至寶——而不是作爲得救信心的構成部分來看待,這種暗示是無法避免的。一個更簡單的解釋是將愛主、以基督爲至寶與信心聯繫起來,作爲必要的果子和表現,而不是作爲得救信心的組成部分。

情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增

最後一點將我們引向對最後結論的思考。派博並不孤單,他希望看到基督徒以基督他們的救主爲至寶,他希望看到一種蓬勃發展的愛。世界各地的牧師,包括我自己,都渴望看到我們的教會成員深深地以基督爲至寶。然而,需要提出一個關於基督徒成長前景的問題。聖經把我們與基督的結合描述得像一場婚姻。在人類的婚姻中,當一切如常進行時,對彼此的愛和感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這種加增是婚姻加強和發展的一部分。隨著歲月的流逝、你們一起承受的事情越來越多,這種加增有利於彼此之間更深的交流。我想知道這種動態在派博對信心中情感的理解裡體現在哪裡。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爲正如聖經明確指出信心的重要性一樣,它也明確指出我們要在與基督同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穿上更新了的敬虔當作外衣。派博的觀點很容易被理解成從一開始就要求一種完全成熟的關係,即要求從一開始就完全具備那種本應伴隨著信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的情感。當派博在《未來的恩典》(Future Grace)一書中討論成聖問題時,同樣的情感要求也出現在那裡,但我們敬虔的生活中逐步增長的前景在那裡和這本最新的書中都沒有突出的表現。相反,兩本書關注的都是我們現在需要有什麼感情來克服當下的誘惑。

雖然這並非完全不準確,但信徒往往需要的幫助是在成聖的過程中採取步驟。如果他們認爲成聖是「要麼都有,要麼都沒有」而不是漸進成長的時候,往往會失敗。我們需要更多關注幫助人們在基督徒生活中成長。關於成長的教導會煽起情感的火焰,幫助人們專注於基督而不是他們的感受,看到基督的美而不是質疑他們對基督的美回應的如何,並促使他們茁壯成長,把基督更豐富地珍藏在他們心中。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Engaging Piper's New Book: Are Affections Part of Saving Faith?

Harrison Perkins(哈里森·博金斯)是倫敦城市長老會(London City Presbyterian Church)的牧師,也是愛丁堡神學院(Edinburgh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客座講師,同時擔任威斯敏斯特神學院教會歷史在線課程的教師。
標籤
信心
情感
派博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