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塑造福音派教會的三股浪潮(以及正在形成的第四股)
2024-11-16
—— Trevin Wax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 1940 年代末。那時,卡爾·亨利(Carl F.H.Henry)剛剛寫完《現代基要主義不安的良心》(The Uneasy Conscience of Modern Fundamentalism),由他、哈羅德·奧肯嘉(Harold Ockenga)和葛培理(Billy Graham)領導的新福音派運動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如果你在那個時候走訪任何一間浸信會、長老會或衛理公會的教堂,你會發現它們既有相似之處,也有顯著差異。

當時,所有教會在某種程度上都遵循禮儀。不過,長老會和大多數衛理公會傾向於「高派教會」風格,而許多衛理公會和浸信會(尤其是南方的)則體現出奮興主義文化色彩,帶有「低教會」的樸實。教會成員通常了解自己宗派的神學特色,以及這些特色如何影響他們的敬拜和實踐。

然而,如今當你走訪那些大體上與新福音派運動一致的各種教會時,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們的相似性,無論它們屬於哪個宗派。增長最快的是「無宗派」教會——這類教會通常由曾經是浸信會或者衛理公會的教會信徒組成,往往帶有更明顯的靈恩色彩。保守的大型衛理公會舉行的敬拜活動,在形式和感覺上與街對面的美南浸信會教會非常相似,而後者又與鎮上另一頭的無宗派教會有些類似。

雖然神學差異依然存在,但已不那麼明顯了。這是因爲實際上所有福音派教會都受到了三股浪潮的衝擊,這些浪潮席捲而來,改變了教會的景觀。這些運動的影響如此深遠,以至於許多教會成員甚至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接下來,我將爲大家描述這三股浪潮,並指出一股可能正在加速發展的第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充滿聖靈的敬拜

20 世紀 60 年代到 80 年代,一場「充滿聖靈」的運動在五旬節派中興起。這場運動特別強調現代醫治和神蹟恩賜,同時推崇當代敬拜讚美。隨著浪潮的壯大,它突破了五旬宗的界限,演變成一場更廣泛的靈恩復興運動,幾乎影響了所有教派,甚至包括了主流(自由派)的聖公會和保守的英國聖公會。

這場「充滿聖靈」運動逐漸淡化了一些特殊做法(比如早期追隨者堅持認爲說方言是重生的必要標誌)。相反,它開始包容各類福音派信徒,只要他們渴望更深入、更個人化地體驗聖靈的同在和大能。運動還推廣更富表現力的敬拜形式,鼓勵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依靠聖靈的引導。

然而,許多教會領袖對這場運動中一些他們認爲過激的行爲進行了反擊。他們強調一種嚴格的「恩賜終止論」——認爲神蹟的恩賜在使徒時代之後就已終止。與此同時,在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敬拜之爭」在教會中此起彼伏,因爲有些領袖試圖阻止或減緩向當代音樂形式轉變的趨勢。

但如今,即使在那些拒絕靈恩敬拜和神學的教會和宗派中,「充滿聖靈」浪潮留下的影響仍隨處可見。如果你注意到以下現象,那麼你就已經體驗過被這股浪潮重塑的教會世界了:教會成員閉著眼睛高舉雙手敬拜;敬拜的風格和歌曲都是當代的、富有表現力;聽到教會成員承認私下裡用方言禱告並不會讓你感到驚訝;你曾經參與過《經歷神》(Experiencing God)課程;你曾奉耶穌的名熱切禱告祈求醫治。這些都是「充滿聖靈」浪潮在當今教會中留下的印記。

第二波浪潮:慕道者中心式的教會增長

第二波浪潮起源於 20 世紀 60、70 年代的教會增長運動,到 80、90 年代達到巔峰。這一時期,教會開始採用一種「慕道者中心」(Seeker-Sensitive)的模式,運用特定的教會增長策略和方法,吸引人來教會,並將福音作爲解決他們「切身需求」的良方。

彼得·魏格納(Peter Wagner)、埃爾默·唐斯(Elmer Towns)等重要人物爲教會增長理念搭建了框架。而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華理克(Rick Warren)和安迪·斯坦利(Andy Stanley)等領袖則開創了教會運作的新方式——努力讓教會對未信者來說更容易理解和親近。這股浪潮淡化了「充滿聖靈運動」的某些特點(因爲某些靈恩做法被認爲會讓新來者感到困惑或不適),同時改進並強化了其他特徵(如現代音樂和富有情感的敬拜)。

與「充滿聖靈運動」相似,「慕道者中心」的模式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新的傳福音方法和敬拜方式需要教會作出改變,有些教會對此還沒有心理準備。批評者提出好些指責,比如,過於以慕道者爲中心的做法會淡化福音,門徒訓練變得過於程序化,在會眾敬拜中引入世俗元素,過分關注出席人數作爲成功的衡量標準。

然而如今,即使是那些從未全盤接受這一理念的教會,也難免受到這股浪潮的影響。大多數教會都默認自己的目標是增長(如果教會沒有增長,就意味著可能出了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衡量增長或停滯的標準幾乎都變成了數字化和項目導向:敬拜出席人數、小組參與度、網絡直播觀看人數、服侍和宣教團隊數量等。

幾乎所有教會都採納了與「慕道者中心」浪潮相關的常見做法,比如:設置清晰的指示牌;在停車場或教會門口接待;在大堂或社交區提供咖啡;採用現代化的敬拜形式;打造吸引人的兒童設施;講道內容接地氣;在敬拜中特別關注新人或非教會人士。這股浪潮深刻影響了教會如何理解自身的使命,以及如何評估自己的成效。

第三波浪潮:福音中心

21 世紀頭十年中期到 2010 年代,福音派教會迎來了一股新的浪潮——「福音中心」(Gospel Centrality)。柯林·漢森(Collin Hansen)將這股潮流描述爲「年輕、躁動、新加爾文主義」。這一浪潮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先前教會增長運動和充滿聖靈運動的回應,因爲有人認爲那些運動過於注重實用主義,缺乏神學深度。

這股新浪潮的核心目標是把教會拉回基督信仰的根本,確保主要信息——通過耶穌的十字架和復活而獲得的恩典與憐憫——不會被道德主義的行爲改善或政治訴求所掩蓋。「以福音爲中心」標誌著教會對教義的重新重視,對神學深度的渴求,以及重新聚焦於展示耶穌如何成爲整本聖經的核心。

這種思潮之所以迅速流行,有幾個原因:2001 年「9·11」事件後,大家更關注苦難和上帝主權的問題;教會中許多基督徒感到焦慮,他們需要從新的角度聽到恩典的信息,而不是一味被告知「要做得更好」;約翰·派博提出了「至高上帝」(big-God theology)神學,提摩太·凱勒對人心製造偶像崇拜進行了深入剖析,這些都引導了年輕一代重新認識到福音是解決罪和悲傷的根本方法。

然而,這股浪潮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重洗派批評該運動在文化參與方面過於自負,非改革宗傳統認爲這種傾向暗示任何不同於加爾文主義救恩論的觀點都是次等的;過分強調神爲我們做了什麼,有時就會忽視神要求我們做什麼。

儘管如此,「福音中心」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最初的改革宗圈子,滲透到了各個宗派的教會中。如果你在教會中遇到以下情況,那麼你就是在親身體驗這股浪潮的影響:唱現代聖詩或主要關注耶穌十字架和復活的新敬拜歌曲;使用《福音工程》(The Gospel Project)兒童課程;聽到講道中區分「宗教」和「福音」;參加研讀基督教經典或重新編輯的清教徒神學小組。這些都是「福音中心」理念在當代教會中留下的印記。

第四波浪潮:靈性塑造?

福音派教會是否正迎來一股新的浪潮?

常泡網的人可能會說,我們又開始談政治了——右邊是基督教國族主義者,左邊是社會正義倡導者。但要預測下一波浪潮,最好的方法是觀察大學生的教會生活。我走訪各地教會,與不同宗派的領袖交流,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人們重新強調靈性塑造。這種觀念認爲,耶穌是生活各個領域的主,因此需要徹底重塑個人習慣和靈修操練。

這股新浪潮,和之前的浪潮一樣,也有一些對過去運動的批評性成分:比如「充滿聖靈」浪潮太膚淺;「注重慕道者」浪潮太程序化;「以福音爲中心」的運動在強調生活準則時又太謹慎(可能是怕重蹈道德主義的覆轍)。但「靈性塑造"浪潮主要是積極的,而非消極的。它提供了一種塑造生活的方式,通過特定的實踐和習慣,來促進美德的增長和品格的發展。

去年,巴爾的摩的一位非裔美國牧師對我說:「如果你不提出具有挑戰性和力度的道德願景,這些大學生就不會把你當回事。」他指的是自己教會裡的大學生。不出所料,現在有幾本聚焦於屬靈習慣的書成了暢銷書,比如賈斯汀·惠特梅爾·厄利(Justin Whitmel Earley)和約翰·馬克·科默(John Mark Comer)的作品。布拉德·伊斯特(Brad East)教授在調查學生的閱讀習慣時說:「這是約翰·馬克·科默的天下,我們都只是生活在其中。」這話可能有點誇張,但所有跡象都表明:大家正在重新認真看待靈性塑造。

這股浪潮並沒有帶來特別新鮮的內容。它其實是達拉斯·魏拉德(Dallas Willard)關於門徒訓練理念的普及和更新,融合了帶有陶恕(A.W.Tozer)風格的福音派神祕主義。有時,它還會追溯到宗教改革之前的一些做法,這既帶來了機遇,也會遇到教會在最初 15 個世紀所面臨的種種挑戰。當這種理念應用到群體層面時,它與羅伯特·韋伯(Robert Webber)多年來倡導的「古今融合」願景不謀而合。

如今,一種將古老基督教儀式融入個人靈修生活的趨勢正在興起。這包括書面禱告、營造聖潔空間、跪拜、畫十字、嚴格禁食和追求獨處等做法。在敬拜方式上,人們開始將古老的信條和禮儀與源自靈恩運動的新式敬拜相結合。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會有這股浪潮?爲什麼是現在?通過這些方法關注個人成長,是不是意味著衛斯理主義正在復興,與改革宗的福音中心神學並駕齊驅?(我認識的很多年輕人都在同時閱讀科默和凱勒的著作。)是不是因爲當前文化環境的混亂,導致年輕人在個人和集體靈性生活中尋求新的結構?還是說,人們渴望一種能夠超越當下、根深蒂固的信仰?

我的幾位年輕朋友在第三和第四波浪潮中都感受到一種富有果效的張力。他們渴望更多的結構和禮儀,同時又厭倦了浮誇和表演。一方面,他們想要堅持聖經宣講的那種激進的恩典和接納,不願重新陷入道德主義或行爲管理的桎梏;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尋求在信仰生活中加入更多的規則和儀式——也就是更多的靈性結構。

說實話,我也感受到了類似的張力。我爲靈性塑造的趨勢感到興奮(並盡我所能提供資源,比如我編寫的每日三次通過閱讀大段經文進行禱告的指南),但同時也想避免教會在過去幾個世紀中遇到的陷阱。在這股靈性塑造的浪潮中,人們很容易把福音當作理所當然的預設,而不將其明確表達出來,讓聖經在個人經歷面前黯然失色,甚至讓教會淪爲個人屬靈旅程的配角。

浪潮與漣漪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過去 50 年裡影響福音派的所有這些浪潮中都存在一些令人不安的因素。但你也會看到主在所有這些浪潮中的作爲。沒有哪個運動是完美無缺的,每個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歷史是複雜的,事工是混亂的。

也許我對這第四波浪潮的看法是錯誤的。10 年或 20 年後的讀者可以回顧這篇專欄,看看我是對是錯,還是部分正確。無論如何,每一波浪潮都會在福音派的版圖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我很好奇我們是否正在見證第四波浪潮的興起,以及它可能對下一代意味著什麼。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3 Waves That Have Shaped Evangelical Churches (and a 4th on the Way).

Trevin Wax(特雷文·瓦克斯)是北美宣教委員會(North American Mission Board)研究和資源開發部的副總裁,也是錫達維爾大學的客席教授。特雷文曾是羅馬尼亞的宣教士,是福音聯盟的定期專欄作家,並爲《華盛頓郵報》、宗教新聞社、《世界》和《今日基督教》撰稿。他曾擔任《福音計劃》(The Gospel Project)系列叢書的總編輯,並在惠頓學院教授宣教和教牧事奉課程。特雷文著有多本書籍。
標籤
改革宗
運動
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