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我該「再受」一次洗禮嗎?
主張「嬰兒洗禮」一方的回答
2022-04-06
—— Jared Oliphint

北愛爾蘭的林達(Lynda M.)來信問了這個問題: 

我在13歲時接受了洗禮,但那個時候我還沒有真正信主。當時我在上父母所在教會的青少年主日學,課堂上講到了關於洗禮的話題。然後老師問我們是否願意受洗。慮到班上大多數人都舉手表示願意受洗,我也決定受洗。我記得當時我甚至都不好意思把這事兒告訴我在公立學校的同學,更不用說請他們來了。

在我20歲的時候,主在我的生命中作工,我可以說是那時候祂才真正打開了我的眼睛,讓我知道了跟隨耶穌是怎麼回事。理想情況下,我認爲自己應該在那個時候受洗,但顯然我先前已經受洗了。我很想聽聽你對「再受一次洗禮」,以及你是否覺得有這個必要。

福音聯盟向傑瑞德·奧利芬特(Jared Oliphint)提出了這個問題,他是福音聯盟地區協調員,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的神學碩士生,本科和第一個碩士分別畢業於哥頓大學(Gordon College)和威斯敏斯特神學院。您也可以閱讀鮑比·傑米森(Bobby Jamieson)所寫的主張「信而受洗」一方的回應


我謙卑地鼓勵任何想要思考這些問題的人首先與他或她所在地方教會中的牧師交談。這類問題往往與一個人在教會生活中的教牧需要密切相關,但也許我可以在這裡提供一個正確的方向。要解決是否「重新受洗」的問題,取決於一個人對洗禮的整體理解。因此,讓我們從使徒們的起點——舊約——開始。我們可以先問自己,在新約開始的以水禮作爲聖約標誌這一概念的背後是否有神學含義和先例呢?聖經中第一次使用水作爲盟約標誌是在新約時代之前很久發生的,讓我們思想彼得前書3:20-21:

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

神選擇了以洪水的形式進行水的審判,作爲將聖約的中保(挪亞)和祂的聖約百姓(家人)與悖逆的、非聖約百姓分開的手段。多年以後,神再次使用水的審判,將聖約的中保(摩西)和祂的聖約百姓(以色列)與悖逆的非聖約百姓(追趕的埃及人)分開。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0:1-2中寫道:「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裡、海裡受洗歸了摩西。」在上述兩個案例中,這些舊約中的洗禮事件不僅包括聖約中的孩子,也包括了不信的聖約群體成員。上帝讓挪亞的兒子含經受了洗禮的洪水,但含的後裔最終卻受到了咒詛(創9:18-27)。同樣,一些離開了埃及的以色列人後來也證實是不忠心的聖約成員(出32:25後;另見約書亞記3,以色列人的第二次「離開」再次經過了水域,這次是在聖約中保約書亞的帶領下經過約旦河。後來,真正的約書亞——即耶穌——將在同樣的水中接受洗禮)。然後我們快進很多個世紀,我們看到另一個審判警告,不是別人,正來自施洗約翰,以先知以利亞的形像伴隨著水的洗禮:「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2)。這是一件新事,雖然不是沒有先例,但現在一件新事(基督降臨)來到了,因此需要一個新的、但又依從先例的、審判的盟約標誌(水禮)。耶穌本人,那位真以色列,也將通過洗禮的水(馬太福音3:13-17),正如挪亞、摩西和約書亞在他之前作爲先例的中保所做的那樣。

自然解讀

新約時代一開始,人們期望任何一個人——猶太人、外邦人,還有他們聖約中的兒女——只要對新約的中保基督有信心,就要接受新約中的洗禮作爲盟約標誌。雖然聖經並沒有給我們類似於「你應該給聖約兒女施洗」或「你應該只給信主的成年人施洗」這樣的話語,但我們只有採取這兩個立場中的前一個而不是後一個,整本聖經才能讀起來更加自然。很顯然,無論怎樣的成年人在成爲新約成員時都會被賦予洗禮作爲新約標誌,這確實是我們在使徒行傳中看到的,聖靈就是這樣打發使徒們出去的。但聖經中也有一些線索表明,新約成員並不僅限於聲稱自己有歸信經歷的成年人。首先,新約記錄了救贖歷史中的一個獨特時期。我們不應該期望或假設那段時期的每一種行爲模式(例如,成人歸信受洗)是唯一、永久的規範性行爲模式,除非經文表明情況如此。其次,表明整個家庭受洗的經文(使徒行傳16:15,林前1:16)本身並沒有攜帶足夠的證據,在這個問題上可以給我們作出決定性判斷。儘管如此,(1)假設信徒家庭中都沒有年幼的孩子,或(2)假設有孩子,但是聖經作者對孩子是否被排除在新約標誌之外保持沉默,這兩種假設都極不正常。而舊約中有這樣一個壓倒性的先例,即把孩童作爲上帝的聖約百姓,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聖經轉變了立場,那我們需要更充分的論證和更多的經文證據。第三,雖然割禮和洗禮之間的相似之處可能不足以承擔論證的全部重量,但歌羅西書2:11-12在這兩個盟約標誌之間建立了明確的聯繫。

你們在他裡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他從死裡復活神的功用。

與洗禮中的審判因素類似,割禮涉及到「割去」和審判的標誌,不是通過水而是通過刀,其最終的成全是通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在審判中「割去」自己的身體。第四,哥林多前書7:14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新約成員中存在著血緣/生理連結:「因爲不信的丈夫就因著妻子成了聖潔,並且不信的妻子就因著丈夫成了聖潔。不然,你們的兒女就不潔淨,但如今他們是聖潔的了。」聖經沒有說聖約成員的兒女是不信者,也沒有說他們在新約之外(徒2:36-39)。

因此,我們的問題不在於能不能避免給非基督徒施洗,也不在於我們能多準確地猜測對方信心的真實性。信而受洗和嬰兒洗禮的主張者都會錯誤地給非信徒施了洗,嬰兒洗禮的主張者也會給那些將來可能否認信仰的嬰兒和那些認信不真實的成年人施洗。信而受洗的主張者也會給那些宣稱自己有信心但其信心可能不真的人施洗。我們還可以有把握地假設,耶穌的門徒猶大是受了洗進入新約的,當時耶穌完全知道他是一個不信者。

不是基於經歷

回到最初關於重新受洗的問題,如果我們把水洗的標誌理解爲審判的標誌,從挪亞和他的孩子開始,到摩西、約書亞和以色列;再到施洗約翰和新約成員;並通過教會爲新約成員繼續下去,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我們說第二次受洗就像忍受另一場大洪水、重新越過紅海和約旦河、或重新表明自己是新約成員一樣沒有必要。當我們把洗禮僅僅看作是信徒從聖約之外轉變爲聖約成員的經歷標誌時,在這個問題上就會出現混亂。(聖經中也沒有說明所有的信徒都能經歷一種有形的、明顯的感覺,在時間上與他們從憤怒之下轉化爲恩典之下相對應)。《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28章6條在這個問題上對我們有幫助:

雖然洗禮的功效並不維繫於施行時的瞬間;但是,人若正當地使用此禮,聖靈就藉此對凡照著上帝的旨意應得那所應許之恩典的人(無論老幼),在祂所指定的時候,不僅將此恩典放在他們面前,而且實在地賜給他們。

對於那些因爲後來有了更具體的歸信經歷而考慮接受第二次洗禮的人來說,請放心,你原來的洗禮就已經標誌著加入新約成員了,它的效力不是基於你歸信經歷的力量,而是基於神按著祂自己的時間把恩典給予新約成員的能力。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You Asked: Should I Get 'Re-Baptized'? (Paedobaptist Answer).

Jared Oliphint(傑瑞德·奧利芬特)是費城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系統神學碩士生。他在哥頓大學完成了哲學專業學習,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獲得宗教研究碩士學位(MAR)。
標籤
神學
洗禮
教會論
信而受洗
爭鳴